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培育和塑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培育和塑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培育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舞台,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灵魂、气质、品味、格调的特色体现、代表和标志,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魂魄之所在、内涵之特性,是学校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示范、先导、引领和塑造责任,让大学成为进步的思想“源泉”,社会的道德“高地”、校友的精神“家园”、社会的价值“灯塔”,体现先进性、创新性、人民性、人文性、法治性。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示先进性。先进性是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高校在四个服务中,必须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成才奠定科学先进的思想基础,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辨别是非丑恶的能力,坚定政治立场、政

治方向、政治信念,以思想的先进性赋予时代新人个体精神强大生命力。

以创新第一动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诠释创新性。大学是创新主体,具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禀赋优势。习总书记希望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不断攀登创新高峰。大学必须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贯穿大学一切工作,主动担当创新的社会责任,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成为创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产品应用的生产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成为创新先行先试的先导者和先行者,成为智慧校园的推动者和试水者。创新既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新时代大学精神最鲜明特色和活力之源泉。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人民性。人民性是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色。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好的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首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社会公益水平,既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指南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全社会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求,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时代大学精神的生动实践。

以坚定文化自信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人文性。人文性是大学群体特质的集中代表和反映,也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最本质的属性。XXX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时代大学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风范,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人文性,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坚持依法治校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塑造法治性。法治性是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根本保障。一所大学依法管理文化或者说依法行政文化既是新时代大学精神的一种直观表现和载体,也是新时代大学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新时代大学精神,必须在大学内部治理中落实法治意识,贯彻依法治教,落实依法治校,构建完备的内部治理体系、管理制

度和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也要强化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工作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法治精神夯实大学精神的基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必须上升为文化自觉行动、历史使命担当,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展示先进性、诠释创新性、实践人民性、涵养人文性、塑造法治性,发挥好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引领、示范、先导和塑造责任。

2wcsd0g35q5nrap1rg1l036aw5tvxo00xr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