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南京市南京市宁海中学 物理欧姆定律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南京市南京市宁海中学 物理欧姆定律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 欧姆定律 易错压轴题(难)

1.欣欣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甲“10Ω 2A”、乙“20Ω 1A”),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 (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欣欣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 R 的阻值,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 I-R 图像,得 到的结论是_______ ;

(4)在上述实验中,欣欣用 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为了完成实验,他应该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______ 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___V; (5)当欣欣改用 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则欣欣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串一个定值电阻就能完成实验,那么这个定值电阻的范围是________; (6)除了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方案以外,欣欣想到原有器材不变,调整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也可以完成实验,他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定值电阻断路 在电压不变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A 2.5 甲 2~12Ω 2.7V~3V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如图所示;

(2)[2]乙图中,左表为电压表,示数满偏,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右边为电流表示为0,说明电路断路或总电阻很大,由此可知,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 (3)[3]由图丙所示图象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值的乘积为2.5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这说明: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4][5]根据图丙所示的I?R图象知,电阻两端的电压

U=IR=5V×0.5A=2.5V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为保持电阻的电压不变,应增加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5)[6]当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即使将“10Ω2A”的变阻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10Ω连入电路,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小=IR=0.18A×15Ω=2.7V>2.5V

所以,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则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甲“10Ω2A”。

[7]如果串一个定值电阻就能完成实验,则滑动变阻器取最大值10Ω时,R串最小,即满足

UR=

U4.5V =0.18A '=

R?R滑15Ω?10ΩUR?R滑最大?R串最小 ?R=2.5V

4.5V ?15Ω=2.5V

15Ω?10Ω?R串最小解得R串最小=2Ω;

滑动变阻器取最小值0时,R串最大,即满足

UUR= ?R=2.5V

R?R串最大

4.5V ?15Ω=2.5V

15Ω?R串最大解得R串最大=12Ω,故这个定值电阻的范围是2~12Ω。

(6)[8]由(5)知,使用“10Ω2A”的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能达到的最小示数为2.7V;电压表量程为0~3V,当电压表示数U大=3V时, 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滑2=4.5V?3V=1.5V

当定值电阻为15Ω时,根据分压原理有

U滑2R滑= U大15Ω则

U滑21.5VR滑=×15Ω=×15Ω=7.5Ω

U大3V该滑动变阻器能满足要求,所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可以为3V;

综上,除了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方案以外,小明想到原有器材不变,调整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完成实验,他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是2.7V~3V。

2.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图甲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____ (2)闭合开关后,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0.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继续探究,把所测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电压U/V 电流I/A 0.7 2 1 0.18 3 1.1 0.20 4 1.5 0.26 5 1.7 0.30

①图乙中电流的示数为_____A。

②图丙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标标记为a。 (________)

(3)图丙中b、c、d三条I﹣U图象,是其他组同学选择5Ω、10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按图甲电路测量数据所画。

①单独分析图丙中每条I﹣U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该小组同学发现,分析图丙中的I﹣U图象,还能得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请写出分析方法:_____。

③验证②中的规律,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准备分别接入图甲电路,测量电流进行探究,有同学提议:既然探究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图甲中可以不用连接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他们按照提议分别将三只电阻由小到大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42A,0.24A,0.13A,发现无法验证②中的规律。于是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分析测量数据后,选定准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为确保完成验证,则这个电压值U的范围为_____。

A.1.5V<U≤3V B.1.3V<U<2.1V C.1.3V<U≤2.6V D.2.1V<U<2.6V

【答案】保护电路; 0.12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 见解析 B 【解析】 【详解】

(1)[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必须处于最大阻值处,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

(2)①[2]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12A;

②[3]图丙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标记为a,如下所示:

(3)①[4]单独分析图丙中每条I?U图象,因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②[5]由上图知,当电压为0.8V时,对应的电流大小约为0.032A、0.066A、0.13A,结合电阻大小分别为20Ω、10Ω、5Ω,考虑到误差因素,电流与对应的电阻之积为一定值,故还能得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分析方法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③[6]根据欧姆定律I=

U有U=IR,3次实验中电阻的电压分别为2.1V、2.4V、2.6V,都小R于电源电压3V,是因为电源有内阻的原因;设电源本身的电压为E,对外(R与R'串联)提供的电压为U,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

由欧姆定律,R与R'获得的电压为:

U=I(R+R′)= 故有:

E,

R?R??rE×(R+R′),

R?R??rR?R??rR?R?r1r11==+=+×,

???E?R?RE?R?RE?R?R???????UEER?R由数学知识得,对外提供的电压U的倒数与串联电阻(电源内阻r之外的电阻)的倒数为一次函数的关系,即为:

11=k+b, R?R?U根据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5Ω、10Ω的定值电阻,电源内阻r之外的电阻获得的电压分别为2.1V、2.4V,将已知量代入上式:

11=k× +b, 2.1V5Ω11=k× +b, 2.4V10Ω解方程组得:k=

10Ω12?,b=,故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为:

2.4?7V2.1V2.4?7V

南京市南京市宁海中学 物理欧姆定律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南京市南京市宁海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欣欣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甲“10Ω2A”、乙“20Ω1A”)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wbbx5t8311od1e2lms547le14lox100we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