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规定的知识、能力要求为目标,准确把握,合理搭配好必考模块与选考模块的复习力度并确定好选考模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之概括化、网络化和系统化;以高考化学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科学的训练、反馈、矫正、巩固为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分层施教、分类推进为基本原则,使尖子生、边缘生、弱科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心理素质和规范意识。 二、复习目的
二轮复习的定位是以考纲的要求和学情实况的剖析为切入点,立足学情解决一轮复习存在的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的关系,合理分配好时间,定好选考模块,以知识整合和题型的特征归属为基本策略,立足思路和方法解决能力提高问题,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落脚点,立足考情解决针对性问题。
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重点知识强化,对易混知识归类、比较,对易错、易漏知识解析、巩固。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建立化学模型,能迅速将题目给的信息与化学模型建立联系,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解题,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答题的规范化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形成应试技巧。 三、二轮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6周 24课时)
二轮复习从三月中旬开始至四月底结束,时间紧、任务重。按每周四课时计算,我们可用的课堂时间约为二十四课时,由于课时偏少,这就要求我们提前作好教学计划,把原有的小专题进行整合,把教学任务的计划细化到每一节课,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将主干知识分为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必修、物质结构选修。检测、讲评均计算课时。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包括物质的量与物质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电化学、物质结构必修)计划共用10课时。元素化合物包括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用,计划用5课时。物质的制备与分离提纯、简单化学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综合性实验探究(包括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三个专题,计划用5课时。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选修计划共用4课时
具体课时安排与学案编写安排如下(每节课解决的重点与学案对应): 课时 授课内容 解决的重点、难点 学案编 写教师 1 0.5 一模试卷讲评 化学反应与热能 暂定授 课时间 3.12 3.14 张、官 盖斯定律、能量图像理解,热宋、方 化学方程式有关知识 1.5 电化学 原电池与电解原理在生产生宋、方 活中的应用 3.15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张、官 化学平衡 化率等的计算;外界因素对速率、平衡的影响,平衡状态量的比较 3.16-3.19 2 溶液中的离子反Kw、Ka(Kb)、Ksp三种常宋、方 应 数的表达与计算,三种离子平衡的理解,图像理解与应用 3.21— 3.23 1 检测 考查物质的量、物质分类、分张、官 散系; 化学反应与热能; 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理解掌握情况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专题复习中学生出现的易混点、易漏点、易错点。 3.26 1 1 讲评 3.28 3.29 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结构中几个量的关系,结宋、方 周期律 构、性质与表中位置关系 与生产生活科技STS相结合; 张、官 2页
4 元素化合物 3.30-4.5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与化学实验相联系 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或以上知识(包含重要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书写、重要实验现象的描述) 1 检测 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宋、方 情况 1 1 讲评 4.6 4.9 4.11 物质的制备与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除张、官 离提纯及常见气杂、干燥、检验、收集、性质体的实验室制备 探究、尾气处理。 1 简单实验设计、物质的定性检验、定量测定的宋、方 评价与改进 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 通过工业流程或综合性探究张、官 实验考察灼烧、过滤、萃取分液、结晶、蒸馏、酸碱中和滴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所用仪器名称及使用等注意、误差分析、安全事故处理等事项 4.12 1 综合实验探究 4.13 1 检测 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宋、方 情况 4.16 1 1 讲评 有机化学必修 4.18 4.19 常见有机物成分的简单构型、宋、方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判断 1 物质结构选修 原子核外电子(价层电子)排张、官 布式,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杂化类型,微粒的空间构型,4.20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