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集团30年人才培养侧记
在中广核三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中,人才培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早在1985年,负责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的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就成立了培训处,标志着中广核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式起步。三十年来,中广核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企业发展,人才先行”“全员培训,终身教育”“培训就是生产力”等核心理念,目前,中广核已建立起涵盖核电、核燃料、风电、太阳能、水电、节能、金融、综合服务等业务,统分结合、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批量化培养核电项目开发、建设、运营人才的能力。最近三年,全员培训时间占工作时间之比达到6.7%,其中核电站运行人员更高达12%。
中广核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企业内部和业界的高度认可。2015年4月,中广核在“2015(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上荣膺四项大奖(中国人才发展最佳企业奖、中国人才发展创新企业奖、中国优秀企业大学菁英奖、中国企业最佳学习项目奖),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大满贯的企业。
——————————————————————————
副栏1 中广核核电学院发展历程
2005年9月,中广核成立了国内核电行业第一家企业大学——中广核核电学院。中广核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十余所高校签署了培养协议,与高校联合培养核电人才。联合培养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订单+联合”培养,学生大学
四年级仍然在其所在学校完成学业;另一种是学生大学四年级在中广核核电学院完成学业。十年来,已通过两种方式累计培养大学毕业生4414人,与中广核联合开展核电人才培养的高校达23所。
2007年8月,核电学院开始作为独立的培训管理机构,统筹全集团培训工作,下辖管理、核电运营、核电工程、教育培训(负责企校联合培养)四大培训中心。
2013年6月,核电学院更名为“中广核大学”,增设科技人才、核燃料、风电、水电、太阳能、核电服务等培训中心,同时成立中广核党校,与中广核大学一体化运作。集团公司董事长贺禹任校长,他表示,要努力创建行业标杆,把中广核大学和党校建设成中广核的“黄埔军校”。
——————————————————————————
促“学”重“教” 完善培训体系与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与管理机制,中广核成立了国内核电行业第一家企业大学(见副栏1),在组织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领导重视、员工愿学、教员愿教、培训管理人员都有着极大工作热情。
营造学习型组织建设氛围
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9月10日,中广核都会召开集团培训工作会议,对年度培训工作进行总结、部署和研讨,表彰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以集团公司党组的名义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集团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管理者带头走上讲台,每年授课时间必须达到规定时长,授课时间指标完成情况将影响到管理者的职务晋升。这一举措,强化了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
坚持系统化培训方法
系统化培训方法及“培训—考核—授权—上岗”制度,是中广核人才发展任用管理的基本政策。中广核针对每个技术岗位进行岗位分析、任务分析、所需知识/技能/能力(KSA)分析,明确该岗位的能力要求,并据此编制出《岗位培训大纲》,然后根据大纲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培训。完成大纲规定的所有理论及实践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员工才能获得相应岗位的授权并被聘任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