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形象
内容摘要: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鲁迅,他的思想总是紧紧地与现实生活想联系,他深知封建礼教给女性的道德规范作了最苛刻的规定,这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灵上。她们受到精神上奴役使她们的灵魂变得扭曲与畸形。本文就对祥林嫂的形象进行简析,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封思想对女性的毒害。
关键词:祥林嫂 夫权 奴役
在著名的杂文《我之节烈观》中,鲁迅揭露了传统的封建文化对女性充满血腥的不人道、丧失人性的摧残,今天我们就从祥林嫂身上去体会一下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毒害。
祥林嫂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然而,在精神上的折磨,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却使她异常的脆弱,终于在鲁镇祝福的爆竹声中,饱尝人间的辛酸后,怀着无限的恐惧,含恨离开了那个不属于她的世界,祥林嫂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毛泽东同志在谈判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政权、族权、神权三种权力之后,又向我们指出“至于女子除受这三种权力的支配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农村妇女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祥林嫂精神上的不可忍受的痛苦,使她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封建社会夫权、神权的迫害,最后吞噬了她的生命,特别是夫权的迫害,其实加在祥林嫂身上的神权的压迫、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巩固夫权的统治。祥林嫂一开始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她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顺从,当祥林死后,她逃到了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的雇工,虽然干的是些沉重的活,但她反而满足,嘴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好景不长,祥林嫂婆婆还是把
他带回去了,且逼她嫁给贺家镇的贺老六,那时的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以死来做抵抗。
为什么这时的祥林嫂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拼死反抗,因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夫为妻纲,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权思想,可容忍贞洁的寡妇,但却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祥林嫂为了生存,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为了做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寡妇,她以生命为代价,拼死拼活地反抗。再婚后祥林嫂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幸福,但是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第二个丈夫的死和阿毛的被狼吃掉,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从此她便降入到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了。逢人就是“我真傻??”祥林嫂的再婚已经使她精神上受到了整个社会封建舆论的歧视,贺老六的死和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使得这个“谬种”更是为封建礼教的不容,而更为残酷的是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好姐妹柳妈给了致命的打击:“再一强或者事情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是,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闾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头、分队他们,我想,真是??”这时的祥林嫂脸上露出更恐怖的神色,她的精神支柱彻底跨了。转机再来了,柳妈告诉了她到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罪。“祥林嫂自从受了柳妈的指教,经过一年的时间,她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块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后,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在这段简短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祥林嫂的单纯、朴实、具有强烈生存欲望;不甘受命运支配的强韧性格。自从到土地庙里定了门槛后,她重新看到了洗雪耻辱罪过避免死后灾难的希望了。”这时,在她万念惧丧中,似乎已经照进了一缕温暖的阳光,她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谬种”了,所以“当
冬天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
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使重新生活的祥林嫂的整个灵魂崩塌了,心一下子从高空中跌落了低谷,她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这致命一击使本身精神脆弱的祥林嫂一下子崩溃了,这无异于阴间阳间合一的法庭对祥林嫂的最后宣判~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之中。
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正是旧中国下层社会的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的一个代表,鲁迅通过集中描写一个农村妇女祥林嫂在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的束缚下,受苦、挣扎,最后仍逃脱不了被吞噬的悲惨命运,真实揭露了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从肉体到精神的压迫和摧残,同时,也表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劳动人民寻找摆脱这种悲苦命运途径的急切心情。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