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哥达纲领批判》有感+
《哥达纲领批判》是通过马克思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的批判,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文章首先介绍了《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为什么马克思要对“哥达纲领”进行批判,然后再介绍了哥达纲领的主要观点,最后详细的分析了其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观点为什么是不科学的。
在哥达纲领里面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粗看起来,好像纲领很重视劳动,其实,仔细分析,这句好话是在有意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空谈“劳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第一部分第一节彻底批判了上述谬论,科学地阐明了劳动和社会的关系,深刻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铲除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社会祸害。
我们都知道,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是要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石油是采出来的,衣服是织出来的,米是种出来的,都要通过劳动才能生产,但是,石油、衣服、米等物质财富,光靠劳动者的赤手空拳是不能创造出来的,前提要靠自然界提供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生产资料。譬如说,开采石油要专门的工具;织布要棉纱和织布机;种地要土地、农具。这些就是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生产资料。如果自然界没有提供这些物质资料,那么,劳动者不但不能创造财富,而且连劳动本身都无法进行。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才能把材料变为财富。劳动者只有“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理”[7]他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财富来。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创造一切”,正是以具备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作为前提条件的。但是纲领却空谈劳动,他们所指的“劳动”抛开了自然界提供的生产资料,认为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单凭自己的劳动也可以创造出财富出来。
可是,劳动创造财富必须是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其实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生产资料掌握在谁手里,归谁所,也就决定了劳动创造的财富归谁支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这三者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其他两个方面。马克思说“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 [8]这就是说,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劳动资料的劳动者就要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出卖自己的来动,而他们则不劳而获。而纲领不谈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就是在掩盖资本家的剥削关系。
结合我们国家来说,在旧中国,由于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从早到晚劳动,终年还是两手空空,农民付出的血汗,粮食却进了地主的粮仓。根子就在农民没有生产资料,或者只有很少的生产资料,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地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同生产资料结合,进行劳动,创造不属于自己的财富,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生活。由此可见,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正是劳动人民世代受剥削的根源。
读《哥达纲领批判》给我很大的启示,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我们要理清自己的思想,认清自己的任务。理论是路线的基础,理论含糊不清,路线上就会是非不分。在革命年代,一定要坚决革命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我们也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