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营养生长期】:由于作物的感温、感光是在作物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后才有反应的,这一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作物的这一特性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春化】:一些二年生作物,如冬小麦、冬黑麦、冬油菜等,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需经历过一段较低温度的诱导,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这段低称为春化
【光周期现象】:作物的开花、休眠、落叶、地下储藏器官的形成等都受日照长度的调节,这种对日照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生育时期】:指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上呈现显著变化若干时期
【休眠】: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叶的功能期】:叶从开始输出光合产物到失去输出能力所持续的时间的长短 【作物群体】:指同一块土地上的作物个体群
【作物群体结构】:指组成这一群体各个单株大小、分布、长相及动态变化等,作物群体结构内容包括作物群体的组成、大小、长势、空间分布
【生长】:指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过程,同时伴随着植株形态有规律的变化
【发育】:指作物的而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单一器官及整个植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生物产量(MY)】:由个体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利用光能、水、CO2和矿物质养料而组成个体的全部体重或提体积的总称 【经济产量(EY)】: 是群体的主要栽培收获物的产量,即群体主产品的产量,由生物产量减去非主要栽培收获物的产量 【净同化率(NAR)】:指单位面积的作物生长率,可用来表示单位面积作物的生产量大小 【叶面积指数(LAI))】: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叶面积之和(叶面积只算一面) 【经济系数(ER)】:指群体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又称为收获指数 【源(代谢源)】:是产出或输出同化物的器官和组织,如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等 【库(代谢库)】: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和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 【流】: 指源器官形成的同化物向库器官转移的过程,其强度可以用运输能力衡量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经济产量)】: 指构成主产品(经济产量)的各个组成部分,具体的内涵因作物的种类和研究工作者的需要确定,通常可分为单位面积株树、单株产品器官数、产品器官重量,亦可人为由单株平均产量与单位面积上株树或穗数两因素构成 例如: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单穗粒数、单粒重量
【黄花现象】: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生长,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发生黄化现象 【光补偿点】: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达到一定强度后,若继续增加光强,会发生氧化作用使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合效率开始下降,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三基点温度】: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一生理过程都有其相应的最低、最高、最适温度 【活动积温】:将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累积起来
【有效积温(GDD)】:将日平均气温与作物学零度的差值累加起来,其准确性提高了 【无霜期】: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一次霜冻出现的之一段时间
【相对水含量】: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比值,用于说明毛管悬着水的饱和程度、有效性以及土壤中的水汽比例等,是农业生产上成用的土壤含水量表示方法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蒸腾系数】:是作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所需要消耗的水分克数
【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生育全期内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时期 【萎蔫系数】:当植物根系无法呼吸水而发生永久性萎蔫是的土壤含水量
【地带性差异】:主要表现为热量、水分风自然条件大致沿纬度或经度的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即维度地带性差异和经度地带性差异 【非地带性差异】:又称垂直性差异,主要由地形、地震、地势起伏等对光、热、水、土和生物等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 【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方式 【连作】:只在同一耕地上,连年种植相同的作物
【作物布局】:指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复种】:指在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占根底面积百分比
【间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育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在同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种植方式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记作物的种植方式
【作物品种】:是人类经过长期栽培和选育,选育出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相对一致,能生产出符合人类要求的产品的一个作物群体
【育苗方式】:根据育苗利用的能源不同,大致可分 露地育苗、保温育苗和增温育苗,露地育苗包括 湿润育秧、营养体育田、方格育苗 【温汤浸种】:根据种子耐热能力常比病菌耐热能力强的特点,用较高温度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并兼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最小养分定律】:植物生长所需要各种养分有一定的比率,如果其中某种养分元素不足时,不管其他养分元素如何充足,作物生长仍受此最少养分元素的限制
【养分互作效应】:两种肥料同时使用对作物的效应大于每种肥料单独施用对作物效应之和的现象,称为养分的协同作用,二者共同效应小于二者单施效应之和,称为养分的拮抗作用
【作物养分临界期】:在作物的一生中,有一个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这时的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也往往最好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的一生中,有一个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这时的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也往往最好 【报酬递减率】:在低产情况下,施用配比适宜的肥料,产量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当施肥量超过一定量后,单位施肥量的报酬率回逐步下降,这就是报酬递减率
【冷害】:是指连续几天气温低于某种作物的生育期中某一阶段的下限温度而使作物遭致减产的危害,是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冻害】:指植物在零度一下的强烈低温下受到的伤害,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⑴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能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在低浓度(低于1um/L)下就表现出明显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效应的化学物质;种类有: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A、油菜素内酯BR。 主要作用:生长促进剂,生长延缓剂(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比久B9),生长抑制剂(脱落酸、整形素)。
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凡是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延长的化合物都属于植物生长促剂,主要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素类——IAA:促进细胞增大、伸长,因而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促进作用只发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赤霉素类——GA: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刺激植物生长,尤其是茎节的伸长生长,消除遗传矮性;打破休眠促进萌发;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某些植物开花并增加雄花数量。 细胞分裂素——CTK: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促进芽的分化;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 的生长;促进某些种子萌发;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诱导单性结实;延缓衰老、抑制脱落,保鲜。
乙烯类——ETH:促进果实成熟;引起叶片偏上生长;促进衰老和脱落;破除休眠;促进催要发育和生长;诱导雄性不育等。油菜素内酯——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的双重生理作用,可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结实率,改善植物生理代谢作用,提高抗逆性。
脱落酸:能抵制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因而抑制植物生长;可促进离层的形成,引起器官衰老和成熟;加深种子和芽的休眠,抵制萌发;促进气孔关闭,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作物的光合产物与所辐射光能的比值
【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套作、串种 【带宽】:是间、套作的各种作物顺序种植一片所占地面的宽度 【作物品质】:是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
3【.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方法?】 限制光能利用率的因子:光能转化率低、作物生长初期覆盖度低、中高纬度、低温限制光能利用率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选育高光效品种、增加光合面积、充分利用时期力求”四季常青”、利用空间力求均衡受光、增施CO2浓度
4【.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1)选育高光合效率的品种(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 5.【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常规育种与作物品质的改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质、品质优异的作物物种资源的利用(2)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大气污染、土壤(3)栽培技术:种植制度和播种期、施肥、灌溉、生长调节剂、收获(4)病虫害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病害、虫害
6.【连作的优、缺点】:(1)优点:a.可以种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的作物b.连作的作物单一,专业化程度高,成本较低,技术容易掌握,能获得较高产量(2)缺点:a.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某些专一性病虫害蔓延加剧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等b.造成土壤化学性质改变做作物生长不利,主要是营养物质的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c.导致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继续生长 8.【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加工品质
9.【灌溉方式】:地面灌溉(畦灌、沟灌、淹灌)、喷灌、微灌、地下灌溉(地下水浸润灌溉、地下渗水暗管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