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请打√)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1.4整体式无梁楼盖设计 11.4.1概述 11.4.2 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 11.4.3无梁楼盖梁板设计 11.4.4无梁楼盖柱帽设计 11.5 装配式梁板结构(介绍)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无梁楼盖的类型; 2.熟悉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 3.了解无梁楼盖的配筋方案、构造要求; 4.了解无梁楼盖的柱帽设计; 5.了解装配式梁板结构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 2.板抗冲切验算方法; 无梁楼盖的配筋方案、构造要求。 教学难点: 第15周周3 第1-2节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次 课时 30 2学时 安排 1.无梁楼盖的计算模型确定; 2.无梁楼盖的配筋要点。 课堂组织 1.回顾单、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无梁楼盖的特点、类型; 2.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 3.讲解无梁楼盖的配筋方案、构造要求; 4.讲解无梁楼盖柱帽设计。 5.介绍装配式梁板结构的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时间分配 (分钟) 11.4整体式无梁楼盖设计 11.4.1概述 无梁楼盖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讲解无梁楼盖与双向板肋梁楼盖的受力区别,主要从板的变形曲线上体现。 破坏特征 15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无梁楼盖的板带划分 15 11.4.2 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 1.经验系数法 (1)板的内力计算 采用弯矩系数法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每个方向至少有三个连续跨; ②同方向最大跨度与最小跨度之比不应大于1.2,且两端跨的跨度不大于相邻跨的跨度。
方法及手段 时间分配 (分钟)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举例讲解、多 ③任一区格板的长跨与短跨之比值不大于1.5; 媒体讲解 ④可变荷载和永久荷载设计值之比值q/g<=3。 ⑤结构体系中应有足够的抗侧力支撑或建立墙。 只考虑全部均布荷载,不考虑活载不利布置。 计算单元 纵横两个方向计算跨度: l22x?l0x?3c ly?l0y?3c 弯矩系数法步骤 计算每个区格两个方向的总弯矩。 每一方向的总弯矩分别分配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分配系数可按规定选取。 可以适量调整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负弯矩比例。 (2)支柱内力计算 当可变荷载较小时:N??g?q?l0xl0y 2.等代框架法 当可变荷载较大时:应考率附加弯矩。 (2)等代框架法 条件:任一区格板的长跨与短跨之比值不大于2。 纵横向分别看成等效的框架。楼板看成框架梁,柱看成框架柱。 10 10 方法及手段 时间分配 (分钟)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等效框架梁: 10 宽:竖向荷载作用时取板跨中心线间的距离,水平荷载 作用时取板跨中心线间距离的一半; 高:板的厚度; 跨度:在两个方向分别取为: l22x?l0x?3c ly?l0y?3c 其中 c 为柱帽的宽度。 等代柱:截面即原柱的截面。 计算高度为:对底层,取为基础顶面至楼板底面的高 度减去拄帽的高度;对于其他各楼层,取为层高减去柱 帽的高度。 内力分析的方法: 竖向荷载作用:分层法、力矩分配法; 举例讲解、多 水平荷载作用:D值法、反弯点法。 媒体讲解 等效框架法计算步骤: 20 计算等效框架梁、柱的几何特征。 按框架梁计算内力。 计算得出总弯矩,分别分配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系数可查表。 内力计算注意问题 1.允许在保持总弯矩值不变的情况下,将柱上板带负弯矩的10%分配给跨中板带负弯矩。 2.考虑到楼盖中存在的穹隆作用(拱作用),可参照前述对肋梁楼盖中与梁整体连接的板的规定,对计算所得的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时间分配 (分钟) 1. 板的厚度: 10 有柱帽时:h≥l0/35; 无柱帽时:h≥l 0/32; l0为区格板的长边计算跨度。 2. 板的配筋:可划分三个区域。 板的配筋 一般采用绑扎,弯起式钢筋,弯筋一般为一端直线段, 一端弯起形式,负筋直径 ≥12mm,钢筋弯起和切断 点的位置如上图。 举例讲解、多 3.边梁 媒体讲解 边梁是指无梁楼盖的周边梁,其高度≥2.5倍板厚, 受力除半个柱上板带传来的弯矩,还包括相应的扭矩。 1.4.4无梁楼盖柱帽设计 20 为确定柱帽尺寸和配筋,必须满足板的受冲切承载力要求。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时间分配 (分钟) 无梁楼盖柱帽构造:见图1.4.10 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不配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 Fl?0.7??hftumh0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当受冲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且板厚受到限制,可配箍筋或弯起钢筋,此时: 受冲切截面:Fl?1.05?m?fth0 配置箍筋:Fl?0.35?m?fth0?0.8fyvAsvu 配置弯起钢筋: Fl?0.35?m?fth0?0.8fyAsbusin? 配筋构造要求: §11.5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11.5.1 概述 11.5.2 预制板与预制梁 11.5.3 预制构件的计算特点 11.5.4 铺板式楼盖的连接 课程总结: 本次课重点与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无梁楼盖的配筋方案、构造要求
10 10 思考题: 1.简述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经验系数法、等待框架法的适用条件和计算原理。 2.简述板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无梁楼盖的配筋方案、构造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了解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