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 探究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限为2017年10月至2024年5月,选取此期间84例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HIV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进行分组,28周组(61例)、临产组(23例),均予以AZT(齐多夫定)+3-TC(拉夫米定)+NVP(奈维拉平)治疗,新生儿出生后6h~12h内开始服用AZT糖浆直至出生后6周,随访至新生儿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孕妇CD4+水平及新生儿HIV阻断效果。结果 两组孕妇治疗前CD4+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CD4+水平均上升,且28周组孕妇CD4+水平高于临产组(P<0.05);随访新生儿12个月后,临产组新生儿HIV阳性率为8.70%,高于28周组0.00%(P<0.05)。结论 妊娠28周前,采用AZT+3-TC+NVP进行治疗,可降低新生儿HIV阳性率,保证新生儿健康水平。
【关键词】: 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
母婴传播为HIV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包括妊娠期传播、分娩时传播及哺乳传播,若在妊娠期间不进行HIV治疗,新生儿受HIV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4~2/5。相关研究表示,15岁以下儿童90%患艾滋病的途径为母婴传播,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安全,因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尤为关键[1]。相关研究表明,妊娠期间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可降低新生儿HIV阳性率,并且治疗时间早可提升预防效果。AZT+3-TC+NVP为艾滋病常见治疗药物,可改善血浆病载水平并降低病毒载量水平,以达到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选取84例HIV阳性孕妇,探究不同妊娠期间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限为2017年10月至2024年5月,选取此期间84例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以HIV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进行分组,28周组(61例)、临产组(23例)。28周组孕妇年龄21~34岁,平均(27.95±1.26)岁,分娩时孕周36~40周,平均(38.95±1.03)周;临产组孕妇年龄22~35术,平均(28.02±1.13)岁,分娩时孕周26~41周,平均(28.01±1.12)周;两组孕妇基本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孕妇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28周组(妊娠28周前产检发现为HIV阳性)予以AZT+3TC+NVP治疗:每次口服剂量:AZT 300mg、3TC 150mg、NVP 200mg,每日治疗2次,直至分娩结束。
临产组(孕期未产检,分娩时发现为HIV阳性):产前一次性服用200mgNVP,若用药后24h未分娩,则重复予以200mgNVP。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12h内服用AZT糖浆,剂量标准:①体重≥2.5kg,AZT 15mg;②体重≥2.0kg并<2.5kg,AZT 10mg;③体重<2.0kg,AZT 2mg/kg;每日治疗2次,直至出生后6周停止。
孕妇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血常规、肾功、肝功、凝血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等;所有新生儿均为人工喂养;随访至新生儿1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病毒治疗前后CD4+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12个月HIV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SPSS24.0计算,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HIV阳性率以(%)表示,?2检验;CD4+水平以(±s)表示,t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治疗前后孕妇CD4+水平
两组孕妇治疗前CD4+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CD4+水平均上升,且28周组孕妇CD4+水平高于临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12个月HIV阳性率
随访新生儿12个月,临产新生儿HIV阳性2例,HIV阳性率为8.70%(2/23);28周组新生儿未发现HIV阳性,HIV阳性率为0.00%(0/61);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43,P=0.020<0.05) 3.讨论
艾滋病为临床常见传染病,病死率极高。母婴传播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临床对于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为药物阻断、剖宫产、人工喂养[2]。近年来,AZT+3-TC+NVP被广泛应用于艾滋病母婴传播中,通过改善CD4+水平,降低病毒载量水平,以降低新生儿HIV感染风险。相关研究表示,妊娠期间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越早,病毒阻断效果越显著[3]。
在本次研究中,将不同妊娠周期确诊为HIV阳性的孕妇进行分组,并均开展妊娠期AZT+3TC+NVP治疗及新生儿AZT治疗,治疗前,两组孕妇CD4+水平相近,治疗后,28周组孕妇CD4+水平明显升高,可以说明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对机体内免疫水平具有明显影响,即治疗时间长,CD4+水平高。在新生儿HIV阳性率的比较上,妊娠28周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12个月HIV阳性率,考虑为用药时间越长,对病毒阻断效果越好。陈蓉[3]在研究中对98例妊娠期艾滋病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研究,结果证实,妊娠期间,开始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新生儿HIV感染风险,并且开始治疗时间越早,对新生儿HIV阻断效果越好。
综上,于妊娠28周前开展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新生儿HIV阳性率,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海霞,何克静,蔡琳. 艾滋病阳性孕妇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妊娠结局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 10(12):64-66.
[2]庄凤云, 熊娟. 抗病毒药物不同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探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4):130-131.
[3]陈蓉, 苏虹, 刘寿荣, 等. 98例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26(22):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