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动力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2)数学二 (811)热工理论(包括传热传 质学、工程热力学)
(811)热工理论(包括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参考书: (1)《传热学》 冶金工业出版(第五版) 周筠清 (2)《传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世铭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
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
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时间,而且记忆词组和搭配在作文、阅读、翻译中也起很大帮助。完形填空一共20题,练习时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
翻译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长难句,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翻译主要考点包含对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从句翻译的考查以及对一些特殊句型如强调句,倒装句等的掌握。练习翻译题最好要写出来,不要认为在脑子里过一遍大致意思就行了。你现在分析的越明了,后期读文章的速度和翻译的准确度就会越高。
新题型要求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新题型主要考查三大题型:七选五,排序题以及标题匹配题。不同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需要大家在做历年真题的基础上自己慢慢总结做题技巧)。尤其是七选五题和排序题,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难度上远远高于标题匹配题,大家有必要对真题中此类题型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新题型重点练习方法和思路,无需全文通读理解。
暑假这段时间很重要,因为还要复习专业课,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真正体会到了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做个计划表,具体到每一天,严格执行,充分利用好暑假(这时候基础阶段学得好的同学很幸福的)。
当然,复习到这个时候,你的英语复习重点依然是单词、阅读,学英语最
重要的是单词,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反而忽视了单词,背单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重点!保证阅读能达到中上等水平的同时,你需要增加你的附加分了。什么意思呢?翻译和新题型其实提高起来比较快,这段时间就是要好好突击下这两块的题目。
专业课复习经验
一、初试基本情况 1.1大纲 解读:
大纲中要求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结合近两年的初始专业课难度,我们要做的就是:重点把握基础知识,多加练习课后例题,以基础为主,灵活运用。
题目难度适中,数量不多,基本大纲中的几个部分都有涉及。时间很充裕,要认真作答,认真计算,多思考,多检查。
二、时间计划
最好能有自己的计划,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进度。对于迷茫的同学,给出一定的建议如下。
总体分为四轮:第一轮基础学习,第二轮巩固提升,第三轮疯狂演练,第四轮总体回顾。因为本专业课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以一定要注重回归课本,可以反复多次地看课本。
同时要有一定的应试思维,要有自己的学习体系, ① 对于知识点要有自己的标记 ② 难题、重点题要做好标记
③ 要做自己的知识点提要,将精炼的记录知识点。 2.1 基础学习(4月初-7月底)
以课本知识点为中心,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量。在效率,不在时间。大家可以自己总结一下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基础学习过程,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基础!基础不牢固你的知识结构就相当于是“比萨斜塔”,总就会有倒塌的一天。我在备考过程中是把自己的薄弱部分做了笔记,比如:热力系统、内能、熔、嫡等。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等等,平时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也比较注重这方面题型的总结,可能是选择题也可能是大题中解题的一步骤,总而言之,自己的薄弱部分就要自己克服掉!
2.2 巩固提升(8月-9月)
8月前三周,自行看非重点章节,了解为主,要有一定的应试思维。之后,知识点回顾总结,复习重要题型;(平时自己要看专业课的课本,做自己的知识点总结)。其实在历年真题中我们不难总结出常考题型。
2.3 习题演练(10月-11月)
去年我备考的时候到十月份,我还剩下最后一章和倒数第二章,用看书+抄知识点的方式,这种方式让自己很踏实。这个阶段把知识点记忆一遍,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知识点,能记忆就背。这很重要。因为真的太多了。
10月,每周1套题,复习专业课内容,回顾知识点(内容都是差不多的,
主要是要强化知识点)
因为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常考点和自己的薄弱点都总结在笔记本上了,除了知识点还有一些比较经验的题目,在这里举个例子:
在通风机吸气管上用U型管压力计测出的压力为300mmH 2O,这时气压计上的读数750mmHg。试:(1)求吸气管内气体的绝对压力等于多少KPa?
(2)若吸气管内的气体压力不变,而大气压下降至735mmHg,这时U型管压力计的读数等于多少?
忘了是哪一年的真题了,但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努力去做了,也算是检验自己的知识漏洞。当然了这道题也属于压轴大题那种难度的,学有余力的小伙伴可以试着攻克一下,毕竟难题才是拉开距离的关键。
讲到做题,其实公共可也是如此,公共课政治多看看李凡《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里面的解析都是根据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解析的,多体会一下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对于大家是很有帮助的。英语的阅读技巧方面,我主要还是靠做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总结很多的解题思路总结出一个阅读套路,能够轻松快速地找到定位句,选出正确答案,里面的解题方法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所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掌握了解题技巧对提高做题效率真的是非常有帮助的,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11月,做工程热力学研教新版上的习题,这本习题感觉非常贴近出题人的思路。因为思维要跟出题人靠近一下,也换种方式思考和学习。还有就是在考试过程中我发现了研教新版习题的原题,轻而易举做出来,建议大家一定要把这本习题好好做一做,千万不要浪费。
是研教新版习题集收录在册的以前考过的一道,竟然又考了,非常意外。还是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不要忽视任何一道题,因为无论哪道都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
2.4 总体回顾(12月)
大概的方向是继续查缺补漏,记忆重点,和该记忆的原理定义等。把握最后的时间,放平心态,重点回顾。自行翻阅课本,以及自己做的知识点提要,熟练知识点。对于曾经的错题、标记的难题重点回顾。
没什么事我就把当时用的笔记又重新根据新大纲整理了下来,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一些包括真题,学长学姐的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等等很珍贵的资料都可以送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少走弯路。
新版北京科技大学能源动力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