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公交车作为廉价、高效的公共运输工具,为减轻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交车系统也出现了“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的困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公交系统完善程度 C.城市人口数量差异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2.在21世纪初,小城市公交车也曾经出现过人满为患的场景,可能是因为 A.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 C.乘坐公交车成本低

下图为“南京与部分城市人口-经济联系统计图”“南京与部分城市位置示意图”,其中,资本投资额≥15 亿元属于强经济联系,资本投资额<15 亿元属于弱经济联系;人口流动(日均人次)≥30000属于强人口联系,人口流动(日均人次)<30000 属于弱人口联系。

B.城市公交的线路完善 D.交通拥堵状况在加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根据材料,以下关于不同城市之间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较于马鞍山,常州与南京人口联系程度较弱 B.滁州与南京的联系属于强经济--强人口联系 C.芜湖与南京的联系属于弱人口--强经济联系

D.扬州与南京的经济联系和人口联系均强于淮安

4.能反映南京与图中其他城市间人口与经济联系特征规律的是 A.离南京越远的城市与其人口联系越弱 B.离南京越远的城市与其经济联系越弱 C.江苏省内城市与南京经济联系强于省外 D.江苏省内城市与南京人口联系强于省外

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下渗

6.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 A.泥石流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B.风沙侵袭

C.洪涝灾害

D.狭管效应

7.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8.从图中可看出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始终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发达国家 C.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D.198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速加快

9.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速度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快

C.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处于中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初期阶段 D.出现问题不同,发展中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

10.结合某岛屿地图,影响该岛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D.④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资源

下图是巴顿给出的城市规模的费用/效益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中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 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的“最佳人口规模”。其中,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 A.P1 P2

B.P2 P3

C.P2 P4

D.P3 P4

12.我国学者研究后发现:①在我国统计所有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人均效益逐级提高;②单独考虑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发现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就出现城市的人均效益增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对策应该是( ) ①大力发展特大城市 ②大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大

③不能仅仅考虑城市规模来制订城市发展的政策 ④针对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A.①②

2024年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完成下列各题。 13.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是 A.大力发展农业 C.解决农民就业

B.控制城市规模 D.保护耕地资源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下列措施可以缓解我国耕地“非农化”的是 A.生态退耕

B.围湖造田

C.调整农业结构

D.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规划建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东京修建管廊的费用比北京高很多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C.地质灾害

B.地形地势 D.气候条件

16.设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灾害对管线的破坏 B.分散大城市主要职能 C.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D.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B.减缓城市内涝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18.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 A.拉萨

B.上海

C.北京

D.呼和浩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公交车作为廉价、高效的公共运输工具,为减轻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交车系统也出现了“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的困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A.公交系统完善程度C.城市人口数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vec58qm8f4mu7526k929d31q9p63i00e9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