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
人教版
下列每小题中各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以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绚烂的影像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我们必须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
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
A、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C、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不一致的是( ) ①孟母三迁 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断言:“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话虽刺耳却发人深思。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③要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④要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3年6月15日至23日在中国四川成都举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承载世界文明的演进历程,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是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彰显民族精神,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
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 )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8、 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
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
A.潜移默化的 B.源远流长的 C.积极主动的 D.相对稳定的 9、 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
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的道理是( ) A.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B.学习借鉴别国的文化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1、 “开门办春晚,大家一起来。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秀出您的绝
活,就有机会登上春晚的舞台。”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主要强调了( )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要促进文化市场多元化发展 D.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 12、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
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可 C.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相互尊重和认同
13、文明作为一种个人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讲文明还得懂文明,并不是所有不文明的行为都关乎道德。这说明公民( )
A.要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从小事做起 B.必须自觉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C.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D.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重在实践 14、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
A、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D、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15、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
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复读。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2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敢于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6、科学提供着知识,哲学提供着智慧,两者既是互为的又是不可彼此取代的。在人类认识史的无限发展中,哲学是永恒燃烧、穿越的思想火炬,给予人类精神和科学发展智慧的洞察。可见 (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具体科学是基础,哲学是指导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哲学最终将取代具体科学
17、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
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个人( )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抓住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不动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经常在书香缕缕的空间里漫步、在高贵典雅的思想丛林中穿行、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的人必能远离粗俗,志向高远,做出一番事业,其生活更有质量,发展更加全面。由此可见( )
①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9、“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
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启示我们,培育文明风尚
要 ( )
A、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不断提升文化修养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20、“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
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 ) (1)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1)(2) B、(3)(4) C、(1)(4) D、(2)(3) 21、“东山歌册”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有六百年历史,是旧时代东山妇女的生活教科
书和学习文化知识的课本。由于闽南东山与台湾一水之隔,东山人自古以来与台湾往来频繁,清代就把歌册传入了台湾。“东山歌册”传承人在某些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山歌册”是海峡两岸情谊的“纽带”,在闽台文化艺术交流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两岸在“东山歌册”的文化交流说明
(1)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两岸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3)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1)(2) B、(3)(4) C、(1)(3) D、(2)(4)
3
22、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
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 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科网] 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3、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
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③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A. 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主观题部分(50分)
26、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
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15分)
27、材料一: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频道)联合主办的“金牛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拉开了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序幕。本届艺术节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最大的亮点是坚守质朴的乡土本色、坚持让农民唱主角,将在10余天的时间里陆续举办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小康电视工程颁奖晚会、魅力新农村颁奖晚会等多项活动。此次艺术节向农民传递美,传递正能量,让农民提高了对“中国梦”的认识,以更高的热情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梦。
材料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实现梦想的奋斗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史。“土尔扈特东归”、“昭君出塞”、“大禹治水”、“凿壁偷光”……一个个圆梦故事,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简述开展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意义(8分)
(2)依据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国梦”。(12分) 28、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
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
4
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 (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5分)
奉新一中2015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①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只有高扬这一旗帜,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3分)
②坚持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只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力量。(3分)
③爱好和平。和平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3分)
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只有具备这种优良品格和精神活力,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3
5
分)
28、(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 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 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