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

(1) 发酵工业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即生产菌种 、 生产工艺、 生

产设备 。

(2) 目前无菌检测的方法主要四种,即镜检法 、肉汤培养法、平板划线

培养 和 发酵过程异常现象观察法。

(3) 发酵醪中菌体分离一般采用 离心分离 和 过滤分离 两种方法。

(4)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pH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营养成份的消耗和

代谢物的累积 等。

(5) 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 最大的比生产率 和 最大的得率 。

(6) 发酵工业中常用灭菌方法: 化学灭菌 、 射线灭菌 、 干热灭菌 、

湿热灭菌 。

(7) 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 酵母菌 、 霉菌 、 放线菌 四大类。 (8)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和真空冷冻

保藏法等

(9) 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 、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基因

工程育种 、 原生质体融合

(10) 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 、 固液分离 、 初步纯化 、

精细纯化 和 成品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

(11) 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 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单位

获取。

(12) 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 显微镜检查法、 肉汤培养法 、 平板培养

法 、 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 等。

(13) 发酵罐发酵过程中的物理检测参数有温度、 转速 、压力 、 搅

拌转速 和 空气流量)。

(14) 前体:是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

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提高的化合物。

(15) 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

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16) 生理性酸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等作用后能形成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值

下降的营养物质。

(17) 限制性基质: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当底物浓度

很小,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

(18) 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

(19) 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

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

(20) 连消:连消也叫连续灭菌,就是将将配制好的并经预热(60~75℃)的培养

基用泵连续输入由直接蒸汽加热的加热塔,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灭菌温度(126~132℃),然后进入维持罐(或维持管),使在灭菌温度下维持5~7分钟后再进入冷却管,使其冷却至接种温度并直接进入已事先灭菌(空罐灭菌)的发酵罐内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其过程均包括加热、维持和冷却等灭菌操作过程。

(21) DE

值(葡萄糖值):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

的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22) 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

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

(23) 次级代谢产物: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并用初级代谢产物

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

(24) 种子培养基有何特点?

a) 有较完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糖分少,需充足氮源和生长因子,无机氮源比

例大;

b) 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必太高;

c) 供孢子用的种子培养基,可添加易被吸收利用的碳源和氮源; d) 应考虑与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相近。

(25) 泡沫对发酵有何影响?常用的消泡方法有何优缺点?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有:

(1)泡沫持久存在,妨碍CO2的排除,影响微生物对氧的吸收,破坏正常生理代谢,不利发酵和生物合成。

(2)泡沫大量产生,使发酵罐有效容积大大减少,影响设备利用率。 (3)泡沫过多,控制不好,会引起大量跑料,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4)泡沫升到灌顶,可能从轴封渗出,增加染菌机会 (5)泡沫过多也会影响氧传递、通风与搅拌效果。

(6)化学消泡优点:化学消泡剂来源广泛,消泡效果好作用迅速可靠,用量少,不需改造设备,大小规模适用,易实现自动控制。缺点:消泡剂对微生物生长有毒性。

(7)物理消泡优点:不用在发酵液中加其他物质,节省原料,减少由于加消泡剂引起的污染机会。缺点:不如化学消泡迅速、可靠,需一定设备及消耗动力,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引起稳定泡沫的因素。

(26) 什么是半连续培养,说明其优缺点。

? 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优点:放掉部分发酵液,再补入部分料液,使代谢有害物得以稀释有利于产物合成,提高了总产量。缺点:代谢产生的前体物被稀释,提取的总体积增大;

(27) 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

答:(1)一般由菌丝体培养开始计算发酵级数,但有时,工厂从第一级种子罐开始计算发酵级数,谷氨酸:三级发酵,一级种子(摇瓶)→二级种子(小罐)→发酵;

青霉素:三级发酵,一级种子(小罐)→二级种子(中罐)→发酵。 ? ? ?

(2)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级数受发酵规模、菌体生长特性、接种量的影响。 (3)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一般2-4级。 (4)在发酵产品的放大中,反应级数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8) 如何选择最适发酵温度?

?

1、根据菌种及生长阶段选择。微生物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不同,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也不同。在发酵前期由于菌量少,发酵目的是要尽快达到大量的菌体,取稍高的温度,促使菌的呼吸与代谢,使菌生长迅速;在中期菌量已达到合成产物的最适量,发酵需要延长中期,从而提高产量,因此中期温度要稍低一些,可以推迟衰老。发酵后期,产物合成能力降低,延长发酵周期没有必要,就又提高温度,刺激产物合成到放罐。 ?

2、根据培养条件选择。温度选择还要根据培养条件综合考虑,灵活选择。通气条件差时可适当降低温度,使菌呼吸速率降低些,溶氧浓度也可髙些。培养基稀薄时,温度也该低些。因为温度高营养利用快,会使菌过早自溶。 ?

3、根据菌生长情况,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生长。总的来说,温度的选择根据菌种生长阶段及培养条件综合考虑。要通过反复实践来定出最适温度。

(29) 简述发酵工业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

答:发酵工业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阶段: ( 1)自然发酵时期;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

(3)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 (5)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 ;

(6)与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阶段。

(30) 发酵过程中pH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发酵过程中pH是不断变化的,

1)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

2)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3)生理酸碱性物质利用后pH会上升或下降;

4)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如有机酸类产生使pH下降,红霉素、洁霉素、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呈碱性,使pH上升。 5)菌体自溶 pH上升,发酵后期,pH上升; 6)杂菌的污染,pH下降等。

31、简述氧为何容易成为好氧发酵的限制性因素?如何调节摇瓶及发酵罐发酵的供氧水平?

(1)氧是需氧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氧往往容易成为控制因素,是因为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培养基因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氧的溶解度比水中还要更低。在对数生长期即使发酵液中的氧浓度达到饱和,若此时终止供氧,发酵液中的溶氧可在几分钟内全部耗尽,使溶氧成为控制因素。细胞浓度直接影响培养液的摄氧率,在分批发酵中摄氧率变化很大,不同生长阶段需氧不同,对数生长后期达最大值。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显著影响微生物的摄氧率,碳源种类对细胞的需氧量有很大影响,一般葡萄糖的利用速度比其他的糖要快。

(2)摇瓶往复培养,频率80-120分/次,振幅 8cm;旋转培养,偏心距转速250rpm;摇瓶装液量,一般取1/10左右(250ml ,15-25 ml;500ml ,30 ml;750ml ,80 ml)。 (3)发酵罐通气,一般认为,发酵初期较大的通风和搅拌而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对菌体的生长有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有时发酵初期采用小通风,停搅拌,不但有利于降低能耗,而且在工艺上也是必须的。但是通气增大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

32、简述代谢网络假说的要点

代谢网络假说的要点包括:

1) 代谢途径(中心、注入、发散)交织形成网络;

2)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具有单向性; 3) ATP是通用的能量载体;

4) NAD(P)H 以还原当量形式携带能量。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1)发酵工业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即生产菌种、生产工艺、生产设备。(2)目前无菌检测的方法主要四种,即镜检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和发酵过程异常现象观察法。(3)发酵醪中菌体分离一般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两种方法。(4)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v8iv0atka83uyx9681999g5n13tny00uq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