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出版社发展回眸与未来展望
何 皓
【摘 要】[摘 要] 梳理新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其发展道路,以及成长为出版业一支重要力量的内在逻辑,分析了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不足,对大学出版社的未来走向予以展望。 【期刊名称】《出版科学》 【年(卷),期】2019(027)006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 大学出版社 出版业 出版史 未来展望 出版科学,2019,27(6):69-73
新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滥觞可追溯至1955年4月29日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由于历史的原因,该社于1970年停办。1978年复社。另一家较早成立的大学社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7年创办,1980年复社)。除此之外,所有大学出版社都是在1978年后建立的。如果把1978年作为大学出版社的起点,它已走过41年的历程。今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华诞,于此之际,对大学出版社的过往进行回顾总结、对未来做出展望有着特殊的意义。
1 创建:搭台唱戏,个性十足
1978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大学出版社在此发端(恢复)不只是巧合,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当然这种巧合却给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刻上了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深深的印记。毋庸置疑,正是借力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大学出版社才得以顺利起步、发展和壮大。
早期大学出版社的创建几乎都是平地搭台、白手起家。学校配备干部,从院系调来教师、从各部门调来行政人员、从毕业生中选留优秀人才,给办公用房、少量办公经费,当然工资是由学校发放的。说白手起家主要是指对出版工作的熟悉度,但这些大学社的起点也不低,社长一般由副校长兼任,总编辑、副总编辑都是知名的大学者,加上有文字功底的教师作编辑,学术力量并不比社会上的出版社逊色。获批创办出版社的都是著名学府,知识底蕴强大。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大学社批准创办为什么会很快?一是大学办出版社的基础好,二是高等教育教材的严重短缺。当时的大学教材以油印为主,后来有了铅印,但鲜有正式出版的。
初创的大学出版社类似于学校的行政机构,没有什么经营的压力,员工归属感强,条件差点但受人尊重、其乐融融。生产能力不足、效率不高,却不愁书稿来源。编辑对选题和书稿的把关十分负责,稿子也改得认真,像做学问一样。随着大学社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社教材的积累,作为一个整体高校教材逐渐形成规模、品牌和优势,大学出版社日益成为高校教材出版的主阵地,奠定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出版社对出版业的影响还体现在置身高等院校,方便出版者与大学教师的交互和沟通,极大地拉近和开发了作者资源,促进了不止是教材还有高质量学术著作的出版,显著地提升了我国出版物产品的学术档次。大学社由出版新兵、小兄弟,渐成气候,丰富了出版业版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出版的基本格局。
根据统计数据,1980年有9家大学社,到1990年已达到90家,出书品种在出版业占比从0.41%增加到10.15%[1]。这10年应该是大学出版社数量的快速成长期,其后的近30年新增大学社也只有20余家。国家对创办出版社的审
批历来都十分严格,在大学社这里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无疑是其诸般有利条件的反映。兴办出版社与否的竞争是高校影响力及学科实力的竞争,各高校社也正是基于本校的学科优势起步开展出版工作。过去大家习惯把大学社称作综合社、文科社、理工社、外语社、师范社,这其实就是根据所属大学的特征办社的结果。现在不太用这种称谓了,但其痕迹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至今。 大学出版社的崛起是新中国出版史上堪称亮点的现象,大学作为知识和人才的密集区,使得大学社们天然地占据着出版资源的知识高点。产生于国家民族再次腾飞的关键时点,受到管理部门的青睐和优先关照,大学出版社也不负所望,立住了,快速发展了,这是几代大学出版人倍感欣慰和由衷自豪的。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殷殷嘱托。
2 发展历程:融入出版业,与时代的脉搏同跳动
大学出版社的问世生逢其时,依托母校教育资源背景优势,经过创业者们的不懈努力,使之很快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融入出版业。
大学出版社从出版教材和教学用书起步,继而顺理成章地扩充到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一批体现了各时期学术水准的教材和专著进入流通市场,有的影响至今,几经修订再版仍在发行。其后,出书范围不断扩大,新思潮图书、社会热点图书、文学作品、中小学教辅、少儿图书、生活类图书等,反正只要有销量、能盈利的书就有涉及。一是行业管理政策在逐渐放宽,二是打擦边球、明知故犯使然。以教辅书为例,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都是炙手可热的品种,很少大学社未曾涉猎。出版范围的拓宽,为大学出版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也使之在理论上可以与其他的出版社站在同一个跑道。但允许是一回事,是否选择、如何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另一回事。其后的实践证明有的选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