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路基施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路 基 施 工

1、一般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对地表耕植土层清除与换填的厚度可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分别拟定,一般按30cm考虑,植被茂密、根系深度较大的地段可按40cm考虑,清表后进行填前压实(按10cm计列压实下沉量),达到压实度要求后再填筑路基。清表植被土、耕植土集中堆放,用于坡面,及部分中央分隔带的培土绿化及取土场复耕。

路基基底清表后进行填前夯实达到基底压实度标准后,回填30cm素土,实施20遍冲击碾压,速度10~15Km/h,验收标准按现行规范的压实度提高一个百分点验收。

冲击碾压平整后,铺设一层高强土工格室,分层填筑路基至路床底面后铺设一层钢塑格栅,以改善新老路基的不均匀变形,钢塑土工格栅深入台阶内缘并采用钢筋钉固定。

施工时,对于部分基底含水量较高清表后不易压实的路段,基底采用翻挖、晾晒或掺灰处理,也可换填一定厚度(30~50cm)的砂砾垫层处理。对于老路基边坡拆除的浆砌圬工废料破碎后代替砂砾填筑于需要处理路段的路基基底范围内的坑塘填筑处理。新路边缘宜加宽0.5m,以便路基边缘的压实,超宽填筑土方不作计价考虑。

2、路床处理:路床处理(包括拼接部位的路床),路床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97%)以及填料的最小强度(CBR)和最大粒径指标。同时为适当提高路床强度和改善路床与路面各层的结构组合,对路床上部40cm范围换填5%石灰土。具体

要求如下:

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度

填挖类别 填方 零填及挖方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0~0.80 0.80~1.50 >1.5 0~0.80 压实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97 ≥95 ≥94 ≥97 8 4 3 8 填料最大粒径(cm) 10 15 15 10 对于低填浅挖路基,路床80cm范围内均换填5%石灰土。 对于桥头台背和涵洞、通道等够造物台背路基的填筑,可采用台背填料填筑至路床地面,而路床部位仍要求采用掺灰填筑。

3、新旧路基拼接方式及实施方案 (1)新旧路基拼接方式

根据保通期间减少对原路基扰动的要求,采用自下而上挖台阶的方式。台阶尺寸根据原路基土质变化而变化,台阶底面向路中心横坡3%,分层夯实,台阶挖至原地面平齐。然后每层都要严格控制厚度、拱度和平整度,并进行检测。

一般要求

1) 施工前,提交详细的交通管制方案,包括横向和纵向,报有关部门审批;施工期间严格落实。

2) 详细核查拓宽区域内是否有电缆、光缆、燃气管道等设施。 3) 加强基底处理,将永久占地界内的垃圾彻底清理,并运至指定地点。

4) 按设计要求对渗井、集水井、取土坑等进行回填处理。 5) 将原有的广告牌基座挖除,并分层回填压实。

6) 按设计拆除原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拆除时,不挤压预留的行车道,保证行车安全。

7) 老路堤与新路堤交界的坡面,挖除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小于30cm。按设计要求挖设宽度不小于50cm的台阶;严禁将边坡挖除物作为新路堤填料。

8) 填筑施工时,在原有急流槽等排水设施位置设置相应的临时排水设施。

9)边通车边拓宽时,应有交通管制和安全防护措施。 10)拓宽施工不得污染环境,不得破坏或污染原有水系。 施工要点

1)加强拓宽路基的基底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2)拓宽路堤的填料选用与老路堤相同的填料,或者选用水稳性较好的填料。

3)拼接路基应超宽填筑不小于0.5m。

4) 填筑时,老路堤边坡人工开挖高度不大于30cm、宽度不小于50cm的台阶,且不得挠动原有路堤。

5)老路边坡清理需随台阶开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仅先对一台阶范围的边坡防护拆除,清表深度在正常情况下控制在30cm。不宜一次性清理整个老路边坡。

6)对填高4米以上的路段以及软弱土分布路段,原路基开挖台阶或拆除挡墙之前,在旧路土路肩处设置必要的观测点,监测路基在台阶开挖拼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填筑过程中新老路堤的沉降。

7) 新老路堤接缝拼接特殊处理参照相关要求执行。

(2)拼接实施方案

为增加新旧路的整体协调性,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在加宽填筑路基前,先对老路基边坡和加宽路基基底进行30cm(垂直坡面方向)的清坡处理,并对基底进行冲击碾压,采用的压实遍数为20遍,速度12~15Km/h,验收标准按现行规范的压实度提高1个百分点验收。

本段路基填料中有大量粉质粘土和砂土,台阶不宜过大,因此对于非粉煤灰路基,坡脚处第一级台阶按宽1.5m,高1.0m开挖,上部台阶均为宽1m,高0.667m。开挖后及时进行拼接填筑,自下而上开挖一阶及时填筑一阶。开挖拼接至路床底面的台阶时根据路基填高确定其台阶高度和宽度,台阶面距离路床底面小于70cm时应将其作为一个台阶开挖回填,距离路床底面大于70cm时应分成40cm和≥30cm两个台阶高度开挖回填;路床部位作为单独一个台阶开挖处理,其开挖位置为距离原路基土路肩外边缘向路中线80cm处,台阶高度为80cm。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基底铺设一层土工格室,路床铺设一层钢塑格栅,并用钢筋钉固定。以下将路基分为六类路基拼宽方案。

1)低填路基(填高不大于80cm+路面厚度)

原老路基边坡清坡30~40cm,开挖第一台阶,宽1.5m,高80cm+路面厚度,为减小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及提高新老路基衔接性,清表后若未达到路床底标高则继续挖至路床底,冲击碾压后开始填筑,于路床底铺设一层6m宽钢塑格栅。

2)路基为土质拼宽路基也为土质路段

原老路基边坡清坡30~40cm,自上而下第一台阶采用150cm,高100cm,第二级台阶及第二级台阶以上采用100cm*66.7cm,开挖一级填筑一级,直至路床底面,清坡面与挖台阶同步。填筑路基时在最下一级台阶铺设一层整体式高强土工格室,路床底部铺设一层6米宽钢塑格栅。

3)原路基为土质路基拼宽路基为煤矸石的路段

其他步骤及要求都同以上原路基为土质的情况,拼宽的煤矸石路基要求设水平宽度2米的包边土。

4)原路基为粉煤灰路基拼宽为煤矸石的路段

其它步骤及要求都同以上原路基为土质的情况,由于原粉煤灰路基设有厚度为1米的粘土封层经过多年冲蚀,现状厚度不均,部分路段开挖100cm宽台阶后会使粉煤灰出露,为保障台阶的稳定性并防止施工期间的冲刷,此类路段台阶开挖后应立即喷洒M7.5水泥砂浆2cm,进行喷浆封闭处理。拼宽的煤矸石路基要求设水平宽度2米的包边土。

5)拼宽后设路肩墙路段

在拼宽后路基设置路肩墙路段,清除原老路基边坡表层土30~40cm,然后开挖台阶,第一级台阶宽150cm,高100cm,第二级台阶及第二级台阶以上采用100cm*66.7cm,开挖一级填筑一级,直至坡面与挖台阶同步,填筑路基时在路床底部铺设一层钢塑格栅。同时为了保证有一定的碾压施工界面,保证压实度要求,在路基填筑宽度3

米以下部位全部填筑级配碎石或中粗砂,并采用小板夯进行压实;当路基填筑宽度大于3米时,采用正常填料。

6)采用开挖一级台阶,为减小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及提高新老路基衔接性,挖至路床底,冲击碾压后开始填筑,于路床底铺设一层6m宽钢塑格栅。

7)路侧有早期取土坑陡坎与拼宽路基相对位置、土质特性和陡坎深度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拼宽后路基挡墙的类型及埋深。在路基影响范围内的原线外挡墙需要拆除处理。

逐层拆除既有挡墙的过程中,拆除后露出的墙背土需挖成1:1的临时坡率以保证稳定。拆除至原路堤墙基础后,自基础向上将墙背挖成100cm*100cm的台阶,坡率取1:1,挖至路床底。开挖一级填筑一级,路床底部铺设一层6米宽钢塑格栅。

8)互通区匝道拼宽

鉴于改扩建项目的特点,互通区匝道存在拼宽的需要,且拼宽从匝道全宽至无需拼宽是个从宽至窄的渐变工程,末端形成三角形的拼宽区域,对于此类路段的拼宽,若匝道拼接宽度小于3米,统一按3米计划,路基拼接时需从原路基顶边缘向匝道中心超挖至3米宽后开始挖台阶。若拼宽大于3米,按实际宽度拼接。

4、质量控制要点和监理要点 1) 开挖台阶宽度及内倾坡度。 2) 填挖交界面的表土清理及碾压质量。 3) 挖方区域周边边坡的稳定性。

4) 开挖坡面是否有渗水现象。

5) 开挖坡面或原地面是否存在坑穴、水沟、黄土陷穴、淤泥等,如果存在,严格进行挖除、回填处理。 6) 土工格栅铺筑下承层的平整度。

7) 土工格栅的铺设方向、拉紧度、叠合宽度、锚固牢固程度、表面平整情况及是否存在破损。

8)老路软基路段的沉降基本完成,拼接路基施工中过大的总沉降会导致老路的破坏,因此拼接路基除控制工后沉降外,拼接路基的总沉降也要加以控制。

其它参照一般路堤填筑和强夯的要求执行。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1、一般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对地表耕植土层清除与换填的厚度可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分别拟定,一般按30cm考虑,植被茂密、根系深度较大的地段可按40cm考虑,清表后进行填前压实(按10cm计列压实下沉量),达到压实度要求后再填筑路基。清表植被土、耕植土集中堆放,用于坡面,及部分中央分隔带的培土绿化及取土场复耕。路基基底清表后进行填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v54d220ag5s23r4b01m9s4tl8lgyq00e3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