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全版)(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4、写作技巧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双关。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步骤归纳 1、“读懂”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诗歌鉴赏2 送别诗鉴赏 一、情感特点

①依依不舍的深情 留恋处,兰舟催发

②漂泊无依的惆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前途未卜的迷惘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④无人诉说的寂寞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⑤身不由主的无奈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 2015-03-25 ⑥乐观豁达的勉励 ⑦坦陈心志的告白 ⑧山高路远的牵挂 二、常用表现手法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 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三、鉴赏方法: 1、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 :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 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 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直抒胸臆;写景抒情(渲染烘托、对比衬托)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借物抒情(比 喻拟人,形象含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联想想像(想像别后生 活,牵挂友人未来)细节描写(具体传神,如在目前)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 、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 “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 “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2) 、长亭、短亭、劳劳亭 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3) 、南浦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4) 、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孤舟、残月、寒风、流水、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 关的意象。 诗歌鉴赏 3 山水田园诗鉴赏 一、山水诗并不只写山光水色,名曰“山水”仅举其大端而已。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诗中有了山水 描写就是山水诗了,至少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诗。同时还要注意作者 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 山水——风光优美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田园——生活恬然 ★二、思想内容(情感)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安宁喜悦或人民生活的贫困。 F、反衬现实黑暗,官场污浊,不同流合污,保持自身高洁 三、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常见意象——乡野田园、农人农事、高山大川、小桥流水、明

月清风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3.风格特点——清新隽永 质朴自然 虚实结合 清丽洗练 壮阔高远 恬静淡雅 情怀 6/9

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 2015-03-25 诗歌鉴赏 4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 ,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 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 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 一、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阴山、玉门关、轮台、龟兹;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2)内容------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风光的奇丽壮阔 感情------思乡念亲 报国豪情 惜别感伤 风格——雄壮豪迈、悲凉慷慨。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二、思想内容 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表现建功立业、爱国报国的意志—— 抒发思慕英雄良将、安边定远的思想—— 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讴歌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歌鉴赏 5 一、特点 怀古咏史诗鉴赏 后代诗人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它常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了诗人对社会历史 的感触。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解读要求: (1)基础:明了诗人所咏的人和事(2)关键: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 感情。 解读时应思考,对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作者态度是什么?诗人对此事别出新意的见解表现 在何处? 二、分析鉴赏 例析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

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 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一)鉴赏方法: 1、弄清触发的媒体:古迹、典故、人物等 2、弄清史实:作品涉及到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 学典故。 3、体会意图: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4、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7/9

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 2015-03-25 (二) 、所抒之情 ①仰慕英雄,感伤身世《念奴娇》 ②总结教训,警示君王《永遇乐》 ③今不如昔,忧国伤时《扬州慢》 ④借古讽今,讥评时弊《过华清宫》 ⑤人世沧桑,盛衰无常《石头城》 (三) 、常用表现手法: 1、以景衬情 (四)常见意象 江、山、月、空城、废垒、鸟雀、黍离、野草花 三、作者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 1、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诗人不置身其中。如下面两首: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①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②,肯为君王卷土来③? 杜诗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 重来。 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 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认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2、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长沙过贾谊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刘长卿 2、由议论引发 3、正反对比,侧面烘托 5、情景再现 4、引用典故(史实、诗句)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 不遇的愤懑之语。 ) 诗歌鉴赏 6 羁旅行役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联诗,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 又殷切之情。就是在今天,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仍可车载斗量。在唐宋诗词中,直可汗牛充 栋,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千古传唱不衰,至今依然能激发读者强烈的怀念故乡的纯真 情愫。 A.思想内容。 ①旅

途艰辛 ②遭遇坎坷 ③孤独寂寞 ④思乡怀人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9

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 2015-03-25 ⑤豁达傲岸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B.常见意象 月、雁、梦、家书、羌管萧笛、杜鹃乌鸦、西风古道、衰草斜阳、浮萍飞蓬 C.常见风格 凄清悲凉 缠绵悱恻 D.常见手法 情景交融 魂牵梦萦 放在特定日子 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以超极写至极,衬托 碧山还被暮云遮。 ) 候馆梅残,月迷津渡,杜鹃声里斜阳暮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 诗歌鉴赏 7 思妇闺怨诗 所谓思妇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歌思想内容 不是很高,但在艺术技巧上却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在传统的思妇闺情题材中,又有三种情况。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的。 五代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堪为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其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也极为精美。晚唐 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三是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李商隐在《嫦娥》中这样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 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 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 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 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 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 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9/9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全版)(精)

2、求其“形似”。[曲尽其妙]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4、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双关。(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二、步骤归纳1、“读懂”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v4a47lpm73pebe0io3703gjy5zd2f00lv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