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33.【答案】(1)2019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16页/共18页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学科…网 (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34.【答案】(1)变化:由水稻、桑树生产转向以蔬菜生产为主。 原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减少;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流失)。
(2)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
(3)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各城镇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行错位发展。 35.【答案】(1)远离市场;运输不便。
第17页/共18页
(2)接近市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 (3)地理过程:城市化、工业化过程。
判断依据:①产业——从农业向工业转变;②人口——从农民向工人转变;③土地——从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
(4)赞成进城:从以成本低廉转向以品牌等较高附加值的服装产业转型,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提升信息的通达度;有利于提升品牌,产品升级、换代;有利于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赞成留村:在扩大规模生产中,继续发挥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协作、基础设施等优势;继续享受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的优惠政策,如用水、用电、税收等。
第1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