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服务类烹饪专业
热菜、面点和冷拼与雕刻三个项目技能竞赛公示题库
603.下列菜品中无需进行“烹前调味”的是()。 A.文思豆腐 B.文楼涨蛋 C.京都排骨 D.辣子鸡丁 答案:A
604.正常情况下,味精溶解最好、鲜味最佳的温度范围是()。 A.10℃~30℃ B.30℃~50℃ C.50℃~70℃ D.70℃~90℃ 答案:D
605.味精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转化为焦谷氨酸钠的温度是()。 A.130℃ B.180℃ C.230℃ D.280℃ 答案:A
606.畜肉作致嫩处理,每100g需要投放碳酸氢钠的量是()。 A.0.1~0.6g B.0.4~0.9g C.1.0~1.5g D.1.6~2.1g 答案:C
607.烹饪中蛋白酶对蛋白质水解作用的最佳温度是()。
A.10~15℃ B.30~35℃ C.60~65℃ D.90~95℃ 答案:C
608.1千克肉类原料致嫩处理时需要投放嫩肉粉的量是()。 A.1~2g B.5~6g C.9~10g D.13~14g 答案:B
609.挂蛋泡糊的菜肴油炸时,油温一般应控制在()。 A.90~120℃ B.130~160℃ C.170~200℃ D.210~240℃ 答案:A
610.被誉为“百味之王”的调味品是()。 A.食盐 B.冰糖 C.味精 D.香醋 答案:A
611.从口感效果来看,食盐溶液的浓度一般应控制在()。 A.0.3~0.7% B.0.8~1.2% C.1.3~1.7% D.1.8~2.2% 答案:B
612.一般来说,汤菜较适宜的用盐比例为()。 A.0.3~0.5% B.0.8~1.0% C.1.3~1.5% D.1.8~2.0% 答案:B
613.烧煮类菜肴较适宜的用盐比例为()。 A.0.5~1.0% B1.5~2.0% C.2.5~3.0% D.3.5~4.0% 答案:B
614.对单纯的甜菜,糖较为适宜的用量一般是()。 A.5% B.20% C.35% D.50% 答案:B
615.单纯的甜味菜添加某物质容易产生不愉快的变味现象,该物是()。 A.香醋 B.冰糖 C.蜂蜜 D.味精 答案:D
616.烹饪时味精的用量与菜品风味的浓烈程度成()。 A.正比 B.反比 C.消杀 D.递增
答案:B
61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超过()。 A.2g B.4g C.6g D.8g 答案:C
618.下列味型中“呈味阈值”最低的是()。 A.咸味 B.甜味 C.酸味 D.苦味 答案:C
619.下列用醋较多的复合味型是()。 A.糖醋味 B.麻辣味 C.咸香味 D.咸甜味 答案:A
620.常用食醋的醋酸含量一般在()。 A.1.0~2.5% B.3.0~4.5% C.5.0~6.5% D.7.0~8.5% 答案:B
621.不属于香辣味范畴的复合味型是()。 A.姜汁味 B.咖喱味 C.蒜泥味
D.咸鲜味 答案:D
622.下列复合味型中,属于香辣味范畴的是()。 A.咸鲜味 B.糖醋味 C.陈皮味 D.荔枝味 答案:C
623.冷菜制作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烹制方法是()。 A.熘 B.炸 C.蒸 D.卤 答案:D
624.制作蒜泥味最好的蒜是()。 A.白皮蒜 B.黄皮蒜 C.红皮蒜 D.紫皮蒜 答案:D
625.陈皮味菜肴中起调节(缓和)苦味作用的调味料是()。 A.食盐 B.香醋 C.白糖 D.辣椒 答案:C
626.鱼腥味是由鱼皮黏液内的多种化合物共同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 A.饱和脂肪酸 B.维生素B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