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室检查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0-08-26T03:19:44.78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5期 作者: 王卫香 刘 丽
[导读] 但因检查过程中插管操作,对咽喉部刺激性较大,疼痛、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心理较为恐惧,不利于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给其心理留下阴影,对复查亦产生影响。招远市中医医院 265400
【摘 要】目的:探究胃镜室检查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6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对照组47例,实验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查用时、满意度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室检查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能促使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镜检查;胃镜室;人性化护理
胃镜检查为消化外科应用较为广泛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1~2]。但因检查过程中插管操作,对咽喉部刺激性较大,疼痛、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心理较为恐惧,不利于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给其心理留下阴影,对复查亦产生影响[3]。因此,为保障胃镜检查顺利进行,减轻患者不适感,胃镜检查中对患者予以必要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即对我院部分患者应用到人性化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6月我院96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对照组47例。实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6±0.06)岁;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9~69岁,平均(44.07±0.0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检查前环境、器械、药物准备,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配合要点。检查中密切配合操作者完成相关操作,加强患者血压、面色观察。检查后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面色观察,出现异常即刻干预。
实验组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检查前护理。(1)全面评估。护理人员亲切友好接待患者,主动询问患者病史,如是否合并高血压、心肺疾病及过敏史,评估其对胃镜检查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便于更好开展人性化护理。(2)健康宣教。依据患者文化程度、性格及理解能力等情况,采取较为通俗易懂语言为患者普及胃镜检查的目的与优势,增强患者安全感。同时告知患者检查全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与处理方式,如检查后可能出现喉咙疼痛异物感等情况,告知其属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惊恐,2天左右自行会消失,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患者过于惊慌。(3)环境护理。为提升患者舒适度,使患者安心接受检查,可在室内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同时对光线进行调节,避免强光刺激患者,引起不适。主动询问患者环境温湿度是否适宜,予以人性化调节,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4)心理护理。检查前,护理人员态度诚恳,热情友善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情绪安抚,可告知患者操作医师的专业性以此增添患者安全感,减轻内心恐惧。同时,强调情绪对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影响,使患者能自控情绪,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同时,提升患者配合度,有利于提升插管一次成功率。检查时护理。检查时麻醉前,护理人员不断安抚患者,使其尽量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操作。插管前,指导患者全身放松,正确进行吞咽,促使胃镜顺利经过咽喉部,最大程度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避免情绪所致应激反应发生,出现低血压事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面色观察,出现异常即刻上报医师,同时,给予患者肢体语言及眼色鼓励,增强患者安全感。检查后护理。检查后,将患者扶在长椅上休息,待其30min无异常后再送其离开。此期间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恶心等,鼓励其进行摇头或点头示意。同时告知患者检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轻度咯血等,告知其为正常现象,3d左右会消失,嘱咐其检查当天不宜进行高空作业,不可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多以软食为主,避免对咽喉产生刺激。同时留下患者联系方式,在病理通知单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使其了解病情。 1.3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1)观察检查用时、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为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量表,项目包括对护理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服务舒适度方面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满意度成正比。
(2)观察一次插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检查中患者出现的焦躁不安恐惧、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检查用时、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检查用时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胃镜检查为医学常见检查方法,其是指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能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疾病,有助于临床医师积极给予针对性干预方案,减轻患者痛苦,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4~5]。但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发现,其属侵入性操作,检查过程中患者能感受到一定痛苦,严重者出现休克,影响检查进程,因此,予以必要护理干预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对我院实验组予以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发现,实验组检查用时、满意度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知护理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人性化护理其与常规护理方式比较,其旨在通过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与情感方面的服务,减轻疾病或各项医疗操作带给患者的痛苦,其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使患者能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观察护理内容,其主要通过检查前、中、后三阶段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减轻患者对检查的恐惧感,促使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减少检查时不良反应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胃镜室检查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有效促使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孙丽彬,李伟华. 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6):146-147. [2]白乌日娜.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v.4;No.188(79):15495-15495.
[3]吴昊,张斌.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036(006):433-435. [4]冯亚新. 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医学,2017,037(0z1):50-51.
[5]李丽,王建美,李建红. 语言沟通在无痛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9,1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