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说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教程四个步骤加以
阐述。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A、基本目标: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培养起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并掌握和理解本课所介绍的建筑作品的相关知识。B、扩展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风格。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 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 讲座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建筑图片导入。
教师活动:(1)提出问题:a、为什么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提示:主要从易保存的特点来说)(2)提问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的开始部分,归纳总结答案(2)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古建筑的风采。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故宫、凡尔赛宫
(2)提出问题:a、中外宫殿建筑的风格特点?b、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学生活动:(1)欣赏图片,阅读课文。(2)分组讨论(3)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中外宫殿建筑的风格主要是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布局严整。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烘托皇权,是权力的象征。
环节二、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1、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艺术风格成就、
2、欧洲哥特式教堂:艺术风格成就、形成原因 3、中国天坛:艺术风格成就、形成原因。
教师活动:(1)多媒体展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法国的沙特尔大教堂、北京的天坛(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归纳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欧洲哥特式教堂、中国天坛它们各自得艺术风格成就。(3)为何庙堂建筑往往具有非凡的成就和超乎寻常的艺术价值?(4)提问 学生活动:(1)看图片,读课文,讨论总结回答
老师总结: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单纯、美丽和谐、雕刻精美、形态稳重,具有特殊的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性格。
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高耸入云的建筑结构和形式,这种建筑几乎全部由骨架和玻璃窗组成,庞大而轻盈,充满强烈的向上的动感,体现了科技、神学和美学的结合。
北京的天坛,其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处处运用寓意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反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庙堂建筑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成就和超乎寻常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艺术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伟大的作品则更需要虔诚之心和崇高之情来创造。宗教庙堂建筑正是凭借了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忘我的付出,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
环节三: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教师活动:(1)多媒体展示古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明十三陵(2)提出问题:金字塔和秦始皇陵共同体现了古人的何种生死观?
学生活动:(1)看图片,读课文,讨论总结回答
老师总结:古人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他们期待这灵魂的永生和来世的再生,因此修建豪华的陵墓作为死后居住的地方,讲究“事死如事生”。
环节四、亲切的民居建筑
1、中国皖南黟县古民居。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 2、匈牙利利霍洛克村庄
3、教师活动:(1)多媒体展示中国皖南黟县古民居、匈牙利利霍洛克村庄
(2)提出问题:A、通过对古民居的欣赏,我们可以总结出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1)看图片,读课文,讨论总结回答
老师总结:民居往往具有亲切的形状、温暖的气氛和可爱的趣味。同时民居又是产生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建筑类型。 环节五:简略介绍了其他种类的建筑: 1、古罗马加尔桥 2、福建的土楼
3、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老城
三、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1、在你居住的地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建筑?拍下照片,谈谈它们的艺术价
值。
四、 知识拓展:中国建筑的材料和造型的特点
中国建筑主要采用木梁柱结构承重,下部有砖石台基,上部为瓦屋面。屋顶出檐深远,称作飞檐斗拱,有弧形的翘曲,如同举翼翱翔的飞鸟,十分优美。 五、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分别学习和认识了古代宫殿建筑、庙堂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 六、 板书设计。
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