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细胞生物学章节
思考题及答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第一章 细胞概述
8.请简述病毒的生活史。
答:病毒的生活史分为5个基本过程:吸附(absorption): 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起始于病毒蛋白外壳同宿主细胞表面特殊的受体结合,受体分子是宿主细胞膜或细胞壁的正常成分。因此,病毒的感染具有特异性。
侵入(penetration): 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之后,将它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病毒感染细菌时,用酶将细菌的细胞壁穿孔后注入病毒核酸;对动物细胞的感染,则是通过胞吞作用,病毒完全被吞入。
复制(replication): 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后有两种去向,一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形成溶原性病毒;第二种情况是病毒DNA(或RNA)利用宿主的酶系进行复制和表达。
成熟(maturation): 一旦病毒的基因进行表达就可合成病毒装配所需的外壳蛋白,并将病毒的遗传物质包裹起来,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释放(release): 病毒颗粒装配之后,它们就可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并感染新的细胞。有些病毒释放时要将被感染的细胞裂解,有些则是通过分泌的方式进入到细胞外。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举例(3~5个)说明研究方法的突破对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①细胞培养技术, ②离心分离技术, ③流式细胞分离技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④基因敲除技术, ⑤干细胞培养技术, ⑥ … … 7.什么是细胞培养?
答: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为细胞培养技术。
第三章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14. 膜的流动性的生理意义何在?
答:① 细胞质膜适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② 酶活性与流动性有极大的关系,流动性大活性高。
③ 如果没有膜的流动性,细胞外的营养物质无法进入,细胞内合成的胞外物质及细胞废物也不能运到细胞外,这样细胞就要停止新陈代谢而死亡。 ④ 膜流动性与信息传递有着极大的关系。 ⑤ 如果没有流动性,能量转换是不可能的。 ⑥ 膜的流动性与发育和衰老过程都有相当大的关系。
1、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有哪些方式? 答:1)简单扩散
特点是: ①沿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方向扩散(由高到低) ②不需细胞提供能量 ③没有膜蛋白协助 2)协助扩散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特点是:沿浓度梯度减小方向扩散,不需细胞提供能量,需特异膜蛋白协助转运,以加快运输速率。运膜蛋白有①.载体蛋白②.通道蛋白 3)主动运输
特点: ①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运输即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 ②需细胞提供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 ③都有载体蛋白。 4)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
真核细胞通过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五章 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1. 比较信号传导(cell signalling)与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的差别。
答: 都是关于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但二者的涵义是不同的,前者强调信号的释放与传递,包括细胞通讯的前三个过程:①信号分子的合成: 一般的细胞都能合成信号分子,而内分泌细胞是信号分子的主要来源。②信号分子从信号传导细胞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特别是蛋白类的信号分子,要经过内膜系统的合成、加工、分选和分泌,最后释放到细胞外。③信号分子向靶细胞运输:运输的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式有很多种,但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靶细胞。信号转导强调信号的接受与放大,包括细胞通讯的后三步:④靶细胞对信号分子的识别和检测: 主要通过位于细胞质膜或细胞内受体蛋白的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⑤细胞对细胞外信号进行跨膜转导,产生细胞内的信号。⑥细胞内信号作用于效应分子,进行逐步放大的级联反应,引起细胞代谢、生长、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另外,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主要是通过对信号分子的修饰、水解或结合等方式降低信号分子的水平和浓度以终止反应。
第七章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7. 线粒体基质蛋白是如何定位的?
答: 定位过程是: 前体蛋白在游离核糖体合成释放之后,在细胞质分子伴侣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然后通过N-端的转运肽同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并在受体(或附近)的内外膜接触点(contact site)处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驱动前体蛋白进入转运蛋白(protein translocator)的运输通道,然后由电化学梯度驱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基质中, 由线粒体分子伴侣Hsp70(mHsp70)继续维持前体蛋白的解折叠状态。接着在Hsp60的帮助下,前体蛋白进行正确折叠,最后由转运肽酶切除导向序列,成为成熟的线粒体基质蛋白。
第八章 叶绿体和光合作用
7.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电子传递链有什么异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