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成主题活动:
一、活动名称:《可爱的小动物》 二、活动时间:2014年12月 三、班级:小(一)班 四、作者:马岩
五、主题教育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六、活动生成: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为了让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小动物产生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我们依据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开展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以\可爱的小动物\为切入的核心经验,从幼儿熟悉并喜爱的动物开始,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我们还经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介绍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并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动物进行介绍,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来发展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愿望,进而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物的更多的信息,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增强学习感受力,使他们逐渐积累了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七、主题活动内容:
活动一、语言活动《逗蚂蚁》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头饰,小蚂蚁胸贴,不同饭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事先让幼儿带蚂蚁胸贴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师:“小蚂蚁们,东西搬累了吧,让我们坐下来休息吧!”
师戴蚂蚁妈妈头饰:“我是蚂蚁妈妈!我为蚂蚁宝宝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呢,现在我要喊我的宝宝来吃饭了。对幼儿\蚂蚁宝宝们,来吃饭拉!来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学儿歌 1、教师范念儿歌。
2、提问:“蚂蚁妈妈叫小蚂蚁干什么呀?”
“吃的什么饭?什么菜?用的什么筷?什么碗?” “蚂蚁妈妈做的饭好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是怎么吃的?”
3、师:“现在你们都是蚂蚁宝宝,我是谁呀?我也要来喊宝宝吃饭喽!你们可要回答妈妈吃的什么饭菜哦!” (1)引导幼儿念儿歌2遍 (2)请一幼儿饰蚂蚁妈妈1遍 (3)请一幼儿饰蚂蚁爸爸1遍 三、创编儿歌
师:“小蚂蚁们,你们平时除了吃过白米饭,还吃过什么饭啊?”
“除了吃过炒青菜,还吃过什么菜呢?”
请你想一想,然后跟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那接下来把我们爱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好吗?”
现在蚂蚁妈妈又要来问了:“小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 四、游戏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一问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 五、结尾
小蚂蚁吃饱了,要出去散步了,让我们一个跟好一个慢慢去散步吧!
活动二、数学活动:《鸡妈妈和鸡宝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和\许多\。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三、健康活动《橡皮膏小熊》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知道小熊受伤的原因。
2.懂得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 2.玩具圆圈。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受伤的小熊,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从背后拿出小熊)它是谁呀?原来是一只小熊!”
师:“哎呀!这只小熊怎么啦?” 师:“这只小熊受伤了!”
师:“看看小熊哪些地方受伤了?”
2.联系自己受伤的情景,说说自己受伤后的感觉。
师:“你有没有受过伤,受伤后,会有什么感觉?(很疼,会哭等)” 3.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讲述,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小熊是怎么受伤的?”(幼儿发言) 二、欣赏故事,知道小熊受伤的原因。 1.结合挂图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师:“小熊到底是怎么受伤的,让我们听一听它的故事吧!” 教师讲述故事。
2. 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模仿\接、扶、抓\等动作。 师:“故事结束啦!小熊的鼻子是怎么受伤的?”
师:“当有皮球抛过来时,要用手去接,\接\怎么做呀?老师抛球过来了,你们要接住哦!(幼儿模仿接的动作)”
师:“小朋友玩滚皮球游戏的时候还要注意小脚不要踩到球上,会很容易摔倒受伤的!”
师:“小熊的屁股是怎么受伤的?”
师:“玩滑滑梯的时候,小手要怎么样?要扶着扶手,\扶\怎么做呀?我们也来做一做!(幼儿模仿扶的动作)” 师:“小熊的膝盖是怎么受伤的?”
师:“爬攀登架的时候,要抓紧攀登架,\抓\怎么做呀?”(幼儿模仿抓的动作) 三、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1.教师出示玩具圆圈,讨论游戏玩法。
师:“小熊玩的玩具我们小朋友都玩过!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朋友们没玩过的玩具呢!” 出示玩具圆圈!
师:“玩具圆圈可以怎么玩?”(幼儿发言)
师:“跳圈游戏的时候注意不要跳在圆圈上,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能推,不能撞!。” 2.小结。
师:“我们玩任何玩具都要注意安全,这样才不会受伤,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一个能干的好宝宝!”
师:“小熊受了伤!我们让它好好的休息,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八、活动反思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在小班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近阶段,我们小(2)班的孩子和小兔、小猫、小鸡,小乌龟等这些可爱的
动物交上了朋友。小动物们不时地出现在好听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孩子们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