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位置
王桥乡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东,馆陶县
邻山东省冠县。乡政府驻地王桥村西,215省道西侧,北距 馆陶城区8公里,南距大名县城 30 公里。东距济南15
公里,西距邯郸75公里,北距北京420公里。215省道和 馆广公路在北孙店村交叉贯穿全境,北距青红高速公路出入 口仅5公里。
王桥乡行政辖区面积 100.7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 35.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2.3 平方公里。 2、王桥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王桥乡是馆陶县农业大乡,多年来始终把改善农民的生
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 成工作的重点和奋斗的目标。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 办法,使王桥乡在全县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王桥乡拥有蔬菜专业村、果树专业村、蛋鸡养殖专业村、 手工挂面加工专业村、千亩辣椒基地和万亩大蒜生产基地, 成立了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产销中心、专业合作
社等,形成了区域特色。2009年王桥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2%,在馆陶县排名第三;二、三产业增加
值所占比重达到86.6%,年增长率达到26.6%;全乡税收实 现2.3亿元,同比增长44.6%,在馆陶县排名第三;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6396元,同比增长l5.1%,高出馆陶县平均增 长速度的5.2个百分点,在馆陶县排名第五。同年,乡域内 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l.7l万人,占全乡劳动力总 数的81%,劳动就业率达到95%。 4、项目的提出
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央以及省、市、县有关增加农民收入 的精神和“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城乡化进程”的决定, 以及“新农村、新民居”的建设思想,以加快重点小城乡的 建设步伐,改善本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带动本地区经济的 发展,形成新型农村小城乡。王桥乡将采取从点到面,由试 点村到全乡的渐进方式实施“新农村、新民居”计划。为加 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王桥乡计划在 2011年年底,完成农村新民居试点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河北省城乡建设的需要
小城乡作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连接城市
与农村的桥梁,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将“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乡,建设新的小城乡”作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2、实施馆陶县2010年拟办的10件实事的具体体现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和突破口。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王桥乡整体形象的需要
王桥乡位于馆陶县南部、河北省南端,215省道和邯济铁路贯穿全乡。王桥乡是南部各省进京的要道通衢。
王桥乡将进行环境整治和环境建设,建成南部各省进京的绿色通道,使之成为清洁、优美、绿色的进京走廊和观光通道,对提升王桥乡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项目的建设是河北省实施“三年大变样”的具体体现。
4、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的需要
新民居建设不单是减少了耕地浪费,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效地革除了陋习,间接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项目的建设节约了200%的土地资源,利用节约出的土地,大力发展二、三产
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随着新民居建设工程的延伸,促使农民逐渐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王桥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用地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215省道西侧,董井寨村东南。 2、自然环境概况
地形:王桥乡为平原地形,自然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自然坡降为1:5000。由于河流多次交互沉积以及剥蚀的影响,形成了微
度起伏的地形,形成一些中小地貌,主要类型有二坡地、河间洼地和河旁洼地。
河流:漳河、卫河在王桥乡徐万仓村交汇为漳卫运河在乡域东部边界向北流向海河,邯郸市生态水网引水渠(民有干渠)、馆陶县卫西干渠横穿王桥乡东西、南北。
地震地质:乡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区的辽冀台向斜中的临清拗陷区,是晚、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帚状扭造的南部收敛部位,断裂极为发育。西侧为太行山山前断裂,东侧沿卫运河是沧东断裂带,南面是磁县-大名隐伏断裂带,根据 历史地震对馆陶的影响和周围潜在震源对乡域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