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0 ℃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 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 无法判断
2.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B.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增加的内能就越多 C. 物体内能多,则其温度一定越高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的吸收了热量 3.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 B. 物体的高度
C.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D. 物体的温度
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
B.划火柴点火
C.烧水时水温升高
)
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5.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核子
6.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一段时间.先取出甲将其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0 ℃.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 ℃.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 ) A. 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 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 D. 无法确定比热容大小
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 建筑工地上尘上飞扬 C. 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 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8.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
B. 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D. 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9.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 A. Δt甲<Δt乙 B. Δt甲>Δt乙 C. Δt甲=Δt乙
D. 无法判定
10.给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加压,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即使钢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 ) A. 构成钢瓶的分子间有空隙 B. 油分子被压小了 C. 油分子间有斥力
D. 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 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的显微镜看到 C. 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D. 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1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B. 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 C. 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较大 D.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13.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 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春天,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D. 摩擦起电过程创造了电荷
14.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 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 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 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小区房屋的窗户玻璃都是双层的,且两层玻璃 间还充有惰性气体,这是因为惰性气体( ) A. 容易导电 B. 不容易导热 C. 能增加房间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