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衡阳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中文141班 姓名:欧玥 学号:20144120121
“衡岳韫玉,蒸湘藏珠”,古城衡阳因环抱五岳独秀的衡山而驰名天下。然其千古文明,四时风物,则更为这座古城平添几分妖娆。古往今来,不少墨客骚人,或顺流直下,或逆水扬帆,流连胜地,情不能抑;或倾心家乡,或重流故土,恋乡怀亲之情油然而生,泼写出多少瑰丽的诗词歌赋和独具特色的楹联。为久负盛名的古老中华诗园,增添一簇奇葩,也使得“天下谁人不识衡”变为现实。
在泱泱诗国的精神长河中,最早咏“衡阳雁”的应是张衡了。张衡(78-139年)字子平,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东汉有名的文学家。他拟班固《两都赋》,作《东京赋》、《西京赋》。在《西京赋》中,他写道:“鸟则鷫鸘鸹鸨,驾鹅鸿鶤。上春候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自《禹贡》(1)里说:“荆及衡阳惟荆州”以来,在诗赋作品中,这可说是第一次咏及衡阳与鸿雁的关系,以及雁的春去冬来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而张衡在此也是借雁的“南翔”“北栖”寓政治上的变化。而著名才子王勃也在《滕王阁序》中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而最先写诗咏南岳的是东汉末著名文学家刘桢,他有三首《赠从弟》的诗,其中第三首如是写到:“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2)”。据说,昔日祝融君登南岳谒元君,感碧鸡、凤凰集于此。峰上生竹实??记云:上有
峻坡而生梧桐,朱鸟荐瑞,故来仪焉。朱鸟为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总名,衡山为南岳,与朱鸟相配,故《星经》有朱鸟“司夏、司火、司南岳”之说;历代诗文中也把南岳与凤凰、朱鸟并提。
另外赞美衡阳的诗作连绵不断,络绎不绝,并且各赋内涵。比如范云(3)入衡诗赠友:“折桂衡山北,摘兰湘水东。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4)宋之问(5)赞衡阳美:“赖欣衡阳美,持以益蜀忧患。”(6)意思是欣喜看到衡阳美景,赖此可以除去忧患。足以可见衡阳是多么的美景如画,赏心悦目。又有诗仙李白作诗云:“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江上送别应白壁,临歧惆怅若为分?”(7)写出衡山画面壮美,气势奔腾。并且诗人看到如此雄阔之景,他的心境也变得更加开阔。还有欧阳修(8)醉翁之意爱衡阳,他的《送廖八下第归衡山》中写到:“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失意倦京国,羇愁成鬓霜。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阳。”廖八,名廖倚,衡山人,下第,是考士未取。欧阳修热情赐诗予以鼓励,不要为失意而愁白了头发,“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希望他象征雁一样,回到衡阳去,继续奋斗。诗以简练朴素、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感情,如行云流水,回荡婉转。在送廖八归衡山,这说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爱衡阳,诗中情意,令人难以忘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吕温(9),在衡州诗词发展史上,他是一位突出的人物。因为以吕温为中心,在当地的衡阳形成了一个诗人群
体。一方面由于吕温来自京城长安,全国一流的著名诗人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窦巩都与吕温相善;另一面,韩柳等人都先后贬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经过衡州,吕温自然为之送往迎来,虽然各奔任所,但都关注衡州,与吕联系密切,交流人文信息,互相唱酬,无形中提高了衡州的知名度,加大了衡州的文化氛围,也可以说是第一次使衡州的诗词动出现了新的局面。他的诗《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衡阳真可谓是一块人杰地灵之地,衡阳文学亦是潇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块尚未开采出来的璞玉,值得我们认真钻研。 注释:
(1)《禹贡》:《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2选自刘桢的《登南岳》。
(3)范云(451-503),字彦龙,南朝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南朝梁诗人。今存诗约四十首。
(4)选自范云的《别友入衡》。
(5)宋之问(约656-714)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
(6)选自《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这是他由泷州私归北方时作。 (7)选自《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岳》。
(8)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9)吕温(772-811),字和叔,一字化光中(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十四年进土、诗人。与王叔文关系很好,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失败之后,吕乃迁左拾遗,除侍御史。曾出使吐蕃,后贬筠州,再贬道州刺史。元和初年(807)贬为衡周刺史,有王佐之才的吕温在衡州不但很有政绩,做了不少为百姓所称道的好事,尤其重视文化建设,力改城市景观,对石鼓江山合江亭加以修饰,使期更为宏伟壮观。他的诗词藻情瞻,意气劲重苍厚,为时辈所尚。今存诗一百余诗,《全唐诗》有他一席之地,有《吕衡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