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描写陶罐、铁罐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不同的性格,再联系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读懂寓言故事。

2.在读中用比较和联系生活策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道理,试着用道理照映生活。 【教学重难点】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道理,试着用道理照映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孩子们,昨天我们已经读了《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PPT出示课题:陶罐和铁罐),故事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请看大屏幕。(PPT出示词语:骄傲 谦虚 懦弱 何必 古代 价值) (一)开火车读词。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边开火车边正音:懦弱) (PPT出示:骄傲 谦虚) (二)送词归位。

师问:那这两个词应该分别送给故事中的谁呢?(骄傲送给铁罐,谦虚送给陶罐。)

小结:看来孩子们对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进一步去感受它们的不同。 二、读懂故事,初明道理

(一)聚焦特征,感悟性格 1.理解“奚落”,走进人物。

过渡: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PPT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段。读完后师相机评价。

(1)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奚落”。

师:这段话里有一个新鲜词语,它是——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呢?(PPT出示:奚落)谁来猜猜?

预设:嘲笑、讥笑……

师:哦,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了它的意思。 点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嘲笑别人时都有些什么表现呢?

预设:他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来嘲笑别人;他会做出一些鄙视的神态等来嘲笑别人。

师小结:大家一般会用语言或神态来嘲笑别人,使人难堪。这就叫“奚落”(板贴词语:奚落)。

(2)紧扣“奚落”,走进人物。

过渡:那故事中的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呢?陶罐又是怎么应对的呢?请孩子们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 PPT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

2.边读边用“----”勾出铁罐说的话,用“------”圈出铁罐说话时的神态。用“……”勾出陶罐说的话。 读完后指名交流语言的句子:

你来说说,铁罐说了哪些话来奚落陶罐? 交流中相机订正。 交流神态的词语:

傲慢、轻蔑、恼怒(学生做样子理解,教师相机贴上词语。) “轻蔑”借助铁罐图片来让孩子学一学。

小结:瞧,铁罐就是用这些话和这些神态来嘲笑陶罐,想让陶罐难堪,这就叫——奚落。(师板书奚落) 读对话,感悟性格。

(1)练读对话,感知性格。 PPT出示练读要求:

同桌一人当陶罐,一人当铁罐进行练习。读完后交换角色再来一次。 边读边想象它们各自说话时的神态,把你自己就当成是那只谦虚的陶罐或者骄傲的铁罐,加上神态来读一读。 学生同桌练习读,教师巡视指导。 (2)展读对话,交流性格。

学生读完后展示读,教师相机点拨(PPT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出示对话一: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展示之前教师提示要求。

展示读铁罐的同学:孩子,你要想着铁罐说话时的神态,现在,你就是那只骄傲的铁罐,要加上它的神态来读哦。老师相信你能行!

展示读陶罐的同学:孩子,你要想着陶罐说话时的神态,现在,你就是那只陶罐,也要加上它的神态来读哦。老师相信你也能行!

听的同学们:孩子们,你们也有任务哦!你们就是小小评论家,待会儿要来说一说,他们读的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只铁罐和陶罐。所以,你们一定要仔细看,认真听哦!) 学生读,学生评议。

师:铁罐向陶罐问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态呢? 生:傲慢(板书:傲慢) 师:那你觉得你够傲慢吗? 生:不够傲慢 (面向其他孩子) 师:那怎样才能读出铁罐傲慢的样子呢? 生:声音还应该大一点,神态还应该夸张一点……

师:来吧,傲慢的铁罐,你来读一读吧,读完后读得好就进行评价交流。 师:陶罐是怎样的回答

生:谦虚(板书:谦虚) 抽生读评议

孩子读得还不够,就请其他的孩子挑战读,直到读出铁罐的骄傲、陶罐的谦虚为止。 出示对话二: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我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傲慢的铁罐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生读(相机板书:轻蔑) 师:陶罐有认为自己懦弱吗? 生:没有,他在为自己争辩(板书:争辩) 师:谦虚的陶罐争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

预设:语气应该温和一点,但不能小的别人都听不见;争辩的时候要说得理直气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描写陶罐、铁罐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不同的性格,再联系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读懂寓言故事。2.在读中用比较和联系生活策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道理,试着用道理照映生活。【教学重难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道理,试着用道理照映生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tnur63j919bpag891bi6tck19hq4z003e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