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冲刺AB卷】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河
北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42分.1-10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1-13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2018年11月,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国际单位制进行了修订。新定义将影响7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的4个: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其中千克是( ) A.速度的单位 【答案】C
【解析】在物理学中,
A、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故C符合题意; D、力的单位是牛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分)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以下数据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
3
B.密度的单位 C.质量的单位 D.力的单位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10N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答案】D
【解析】A、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符合
实际。 故选:D。
3.(3分)如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的花纹 B.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答案】C
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解析】A、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3分)图示为滑雪运动员利用雪橇从雪山上快速滑下的情景。下列八句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有几句( )
①运动员快速滑下,是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 ②雪地上留下雪橇的划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③用雪橇助力下滑时,雪橇对地面向后的作用力大于地面对雪橇的推力 ④滑到终点停止运动后,运动员不再受力的作用 ⑤运动员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快,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⑥运动员从雪山上滑下时,重力对他做了功
⑦若运动员在某段下坡中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他对斜面
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⑧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他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A.2句 【答案】B
【解析】①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员快速滑下,说明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说法正确;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雪地上留下雪橇的划痕,说法正确;
③用雪橇助力下滑时,雪橇对地面向后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说法错误;
④滑到终点停止运动后,运动员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说法错误;
⑤运动员滑下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增加,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说法错误;
⑥运动员从雪山上滑下时,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所以重力对他做了功,说法正确;
⑦若运动员在某段下坡中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他对斜面的压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方向都向下,所以不是平衡力,说法错误;
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惯性不是力;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有惯性,但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⑥。 故选:B。
5.(3分)下列图中的简单机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B.3句
C.4句
D.5句
A.面包夹
B.旗杆的滑轮
C.动滑轮
D.【答案】A
盘山公路
【解析】A、面包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故A符合题意;
B、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B不合题意;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能省力但费距离,故C不合题意; D、盘山公路实质是斜面,能省力但费距离;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3分)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降低 C.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小 【答案】B
【解析】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
B、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锅内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温度,所以食物容易熟。故B错误;
C、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故C正确;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向下的压强,故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会偏小,故D正确。 故选:B。
7.(3分)老师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地面拉车子,他使小车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两种不同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请同学们比较小李同学先后两次对小车做功的多少?结果四组同学交流讨论分别得出如下的四个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先后两次对小车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拉力F相同,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s也相同,
根据W=Fs可知,先后两次对小车做功一样多。 故选:C。
8.(3分)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答案】ABD
【解析】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故A正确;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外界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天花板上,从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