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金山区建立健全党内帮扶互助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山区建立健全党内帮扶互助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陈 勇

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05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尽管涉及的是两个层面的工作要求(前者侧重于党员个体,后者侧重于基层组织之间),但其共同之处在于突出党内“帮”字,目的在于把具体工作制度化、机制化和长效化。为建立健全党内帮扶互助长效机制,上海市金山区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完善措施,扎实开展党内帮扶互助各项工作。

一、创新载体,积极探索党内帮扶互助的有效途径

全区各基层组织结合实际,认真探索党内帮扶互助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健全“双百结对”、党内互助金制度等方面率先实践,并逐步形成了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党内互助金制度。金山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党内互助金制度。为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和帮助,充分体现党内关怀并形成长效机制,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党员的要求,2006年4月,区委组织部在总结枫泾镇党委开展党内互助金活动的基础上,研究下发了《关于建立党内互助专项资金的实施意见》,专门部署此项工作。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通过募捐、帮困资金扶持、“特殊党费”救助、青年党员与老党员“一帮一”结对联系、“双老”牵手等多种方式,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其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区9个镇、1个街道、1个工业区全部建立了互助金,成立互助金理事会,并出台《党员互助金管理办法》、《党员互助金实施细则》等,健全运转机制,实现了党内互助金的规范化管理,为构建党内关怀帮扶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是关心农村基层老干部、老党员。各基层党组织从建立帮扶网络和帮扶制度入手,着力健全完善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是发放定补,使农村老党员老有所养。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好农村老党员、“小乡干部”(人民公社成立前管辖几个自然村的乡干部)的基本保障工作,做好解放前入党解放后无工作的农村老党员的社会保险统筹工作。二是完善提高退休村干部的养老金标准。区委组织部、区劳保局共同牵头,调查摸底,采取有效措施,研究提高退休村干部的养老金标准,从2000年的80元提高到目前的120元。三是创造条件,使农村老党员老有所为。农村老党员阅历丰富,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为发挥老党员作用,改进工作,各镇每年“七一”和春节前两次召开老党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吸收农村老党员参加,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农村老党员老有所为。 三是定期开展免费体检活动。把关心老党员、困难党员的身体状况作为年度常规工作,每年开展“携手同行、健康人生”百名老党员免费体检活动。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区内孤寡老党员、享受低保及家境贫困、体弱多病、多年未体检的老党员进行免费体检。体检活动以医务界的党员志愿者为主体,为老党员提供优质、贴心服务,受到了老党员们的一致好评。此项工作至今已连续开展了五年,共有500多名党员享受到了免费体检。

四是下拨专项经费,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补助“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工作津贴。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全区各单位都采取多种形式,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区党政班子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深入联系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负责人、村(居)党组织班子成员都逐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此外,通过下拨专项经费,增加下拨慰问党费额度等形式,用于补助“两新”组织党务干部、慰问困难党员等。2008年,区委下拨100万元专项经费,为非公企业党支部活动提供一定经费支持,为相关党务干部发放工作津贴,从而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008年度,区管党费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10万元预算,专门用于慰问困难党员。

五是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员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各镇、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主旨,在党内帮扶互助方面发挥着阵地作用。各中心通过调查摸底,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台账,定期开展各类慰问帮扶活动;通过平常业务接待和主动服务,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活动场所,为普通党员提供直接服务;通过建立“双向互动”的思想帮困、“雪中送炭”式的物质帮助、“授之以渔”式的就业帮困,发挥着区域性党建服务的平台作用。比如,2008年度各党员服务中心共接转组织关系600多人次,接待来电来访来函5000多人次;组织开展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困难党员送岗位活动,通过招工、安置公益性岗位,使140户零就业困难家庭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六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每年的3月19日是金山区“双百结对”活动纪念日,“双百结对”活动已形成了长效机制。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金山区委开展了以“经济发展共谋、精神文明共创、政治文明共促、社会稳定共保、党建工作共抓、扶贫帮困共助”为主要内容的“百个机关党支部与百个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简称“双百结对”)活动,全区124个村党支部分别与各个党政机关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四年来,本着“党员永葆先进性,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结对双方党支部以思想上的“结对”推动行动上的“共建”,形成了共建、共进、共发展的可喜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机关党员干部累计向2887家贫困户送去慰问金、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50多万元。机关党支部为结对村党支部捐款、捐物共计58.1万元,助学135人,助业66人,助医349人,助残112人,有1264户困难家庭得到了帮助,受帮扶对象4.5万人次。“双百结对”工作为改进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村级组织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党内帮扶互助实践的规律性认识

党内帮扶互助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比较强的工作,也是基层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实现党内帮扶互助由临时性、阶段性、非常规性向经常性、规范性、长效性的机制转变,需要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认识,探寻规律。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明确党内帮扶互助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党内帮扶互助源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城乡差别的存在以及党员个体实际状况的差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绝大部分党员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仍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由于企业改制、下岗待业、医疗负债及子女入学等原因导致经济拮据、生活困难;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高龄党员数量日趋增多,一些农村老党员每月的养老金偏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薄弱村、交通偏远村的基层党组织需要进一步结对帮扶。如果对此重视不够、关爱不多、帮扶不力,必将影响到党员的整体形象,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因此,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已成为党在新时期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典型示范,不断扩大党内帮扶互助工作的覆盖面。党内帮扶互助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可以内在地分为不同的子系统,比如困难帮扶救助机制、结对帮扶互助机制、走访慰问机制、党内关怀激励机制等。每一项工作的建立和完善都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因此,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长效机制,需要做好试点工作,典型示范,逐步推广,以不断扩大党内帮扶互助工作的覆盖面。以金山区党员互助金制度的建立为例,基层组织从慰问帮扶工作中探索建立党内互助金制度,区委组织部在总结枫泾镇党内互助金制度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党内互助专项资金的实施意见》,从而形成了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样,金山区的“双百结对”活动长效机制也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针对一些行政村村级经济比较薄弱,发展比较缓慢,困难人群有一定的数量的现状,在总结局镇(村)挂钩和“千名机关干部帮万名困难群众”活动的基础上,区委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开展了以“经济发展共谋、精神文明共创、政治文明共促、社会稳定共保、党建工作共抓、扶贫帮困共助”为主要内容的“百个机关党支部与百个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如今,全区所有的村党支部都分别与机关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做到工作全覆盖,从而形成了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长效机制。

(三)因势利导,进一步增强党内帮扶互助的影响力。实践证明,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通过健全党内帮扶互助机制,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

金山区建立健全党内帮扶互助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金山区建立健全党内帮扶互助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作者:陈勇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05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尽管涉及的是两个层面的工作要求(前者侧重于党员个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ti9l2sgp25a66i6tmib55397303xo0107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