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糖尿病血压管理临床研究新进展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糖尿病血压管理临床研究新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三分之二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可引起和加重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增加4倍[1]。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筛查的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的人群不断增加,良好的血压控制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结局[2]。美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已显著降低,部分归因于良好的血压和血脂管理[3]。但是,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如何、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怎样、糖尿病患者何时启动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2024年最新发表的有关糖尿病高血压临床研究,可能会为我们提供部分答案。

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现状

JDDM研究入选了12 811例日本成年糖尿病患者,探讨日本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和治疗率。结果发现,如果将糖尿病患者血

压>130/80mmHg定义为高血压,日本成年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为67.9%;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仅为46.7%。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与年龄、体质指数(BMI)、蛋白尿、肾小球虑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4]。德国

进行的一项T2Target 注册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仅为13.9%[5]。而DIALECT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53%[6]。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2005~2014年1 595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差,收缩压达标率仅为32%[7]。而Framingham研究显示,高血压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2%,任何心血管事件(CVE)风险增加57%[8]。DM-SCAN研究入选了5 127例非卧床糖尿病患者,调查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率仅为36%。血压不达标的患者更容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钙离子阻滞剂(CCB)、HBA1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升高[9]。

Safar等[10]分析了在1992年至2011年期间参加医疗检查的244 816例正常血压参与者和99 720例高血压患者(包括7 480例T2DM患者),试图明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在总体/心血管风险上的显著差异。平均随访了12.7年,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人群,总体/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横截面回归模型发现,单独的血压和血糖控制不能逆转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该研究提示,尽管血糖和血压已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治疗的T2DM高血压患者总体/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以上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可高达60%,而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率仅为50%。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可使糖尿病患者预后不良,即便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总体/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2 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

2.1 收缩压变异对预后的影响

Wan等[11]评价了中国基层医院T2DM患者随访中收缩压变异(SBPV)与CVD和死亡关系。该队列研究入选124 105例以往无CVD的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收缩压,定义24小时收缩压的标准差为评价SBPV的标准。结果显示,在平均随访39.5个月中,SBPV与首次发生CVD和全因死亡呈线性关系。收缩压标准差<5mmHg、CVD危险最低,收缩压标准差≥10mmHg、CVD危险显著升高。收缩压每增加1个标准差,CVD、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危险分别增加2.9%、4.0%和3.4%;在各亚组,SBPV与终点事件也呈线性关系。该研究提示,不管T2DM患者平均收缩压如何,SBPV是潜在预测T2DM患者CVD和全因死亡危险的一个指标。ADVANCE-ON研究对入选9 114例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肾脏事件和死亡的T2DM患者,在24个月期间进行了6次收缩压测定。在平均随访7.6年时,校正了平均收缩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标准差与主要终点事件对数呈线性关系。与最低收缩压

标准差组相比,最高收缩压标准差组终点事件危险增加39%(HR=1.39)。该研究显示,随访中SBPV可以独立预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管合并症和死亡危险[12]。

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收缩压可影响患者的预后,收缩压的动态变化也可以显著影响糖尿病患者死亡危险。SBPV是一个潜在判断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SBPV可以独立预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管合并症和死亡危险。

2.2 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影响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肾脏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占终末期肾病的70%以上。为了评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导致肾功能障碍和损伤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内质网(ER)应激的作用。Wang等[13]在6个月大的雄性Goto-Kakizaki(GK)糖尿病大鼠及对照Wistar大鼠的肾动脉之间进行了主动脉缩窄(AC)诱导高血压。主动脉缩窄 8周后,GK大鼠糖尿病高血压右肾相比于GK大鼠左肾(糖尿病)和Wistar-AC大鼠右肾(高血压),其白蛋白排泄率和组织损伤明显增加。在GK-AC大鼠的糖尿病高血压肾脏中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指标也显著升高。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和高血压相互协同作用,通过内质网应激,促进肾功能不全和损伤。

T2DM患者常伴有顽固性高血压(TRH),TRH可促进和加重糖尿病

肾病的进展。AMD-Annals研究评价了高血压对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病(CKD)的影响。该研究入选了29 923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基线肾小球虑过率正常,平均随访4年发现,TRH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事件危险增加42%(HR=1.41)。在非TRH患者,血压达标与发生肾脏事件危险无关,血压没有达标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增加30%。该研究提示,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可促进肾功能恶化[14]。此外,UKPD研究结果也显示,降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肾病和CVD发生的危险[15]。

动物实验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相互协同作用,通过内质网应激,促进肾功能不全和损伤。临床证据证实高血压可促使T2DM患者肾功能恶化,降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肾病和CVD发生的危险。

2.3 其他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并非控制血糖,而是为了挽救生命、防止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实际上,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影响最大的是大血管并发症,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Wan等[16]探讨了中国T2DM患者血糖、血压和胆固醇控制对预防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性。该研究入选18~79岁144 271例T2DM患者。采用Cox回归分析血糖达标(HBA1C <7%)、血压达标(BP<130/80 mmHg)和血脂达标(LDL-C<2.6mmol/L)与CVD、卒中及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血糖、血压和血脂达标越

糖尿病血压管理临床研究新进展 - 图文

糖尿病血压管理临床研究新进展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三分之二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可引起和加重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增加4倍[1]。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筛查的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的人群不断增加,良好的血压控制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thxx6j0tm3bj0w6iip07zlrl1bk8m012z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