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18时许,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689人实施灭火作业。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牺牲。
截至4月2日15时,五架直升飞机共洒水65吨,通过地空配合,整个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火场已得到全面控制,现已转入清理余火和看守火场阶段。另外,近期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山西沁源、北京密云等地陆续发生森林火灾,造成严重损失和人员伤亡。
高山峡谷,林草连片
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幅员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
这里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森林覆盖率达到70%,森林蓄积为1.17亿立方米,占四川全省森林蓄积总量的七分之一,占全国森林蓄积总量的1%。森林以松科植物为主,特别是高山松和云南松的比例高,占到木里县整个森林面积的70%左右,松科植物油脂重易燃。加之木里县是一个多林少农区的县,它的森林和草地占80%左右,因此森林面积和草地面积成片,当一处发生火灾,就可能殃及周边的乡村。
雷击闪电,风变爆燃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向省委省政府提交的紧急报告中显示,此次火灾系雷击引起。雷击火,顾名思义,是因雷击而引发的火灾。而此处的雷击主要是指干雷暴,就是俗话说的\干打雷不下雨\。雷暴形成的闪电接触地面可燃物,便具备了\天雷勾地火\的条件。如果出现降雨且雨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雷击引发的火源会自动熄灭,但是在暖而干燥的天气条件下,降水不能到达地面,或者雨量太小不能熄灭火源,这时由于雷击引发的火源就会蔓延成灾。
而导致此次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扑火队员遇难的原因,则是风向突转导致的林火爆燃。
林火爆燃
林火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和森林灭火平时说的“轰燃”相近,往往发生突然,会瞬间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温度极高。
一般而言“轰燃”的原因主要两种。一种是林内可燃物堆积时间长、发生腐烂,产生以沼气为主的可燃气体,突然遇火再加上细小可燃物作用,产生轰燃。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林区林下的可燃物积累加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滇北、川西这些大面积的原始林区,可燃物载量已经达近20年峰值。
造成“轰燃”的另一种原因是,林火烧到狭窄的山脊、单口山谷、陡坡、鞍部、草塘沟、山岩凸起等特殊地形,使可燃物同时预热,共同燃烧,瞬时形成巨大火球和蘑菇云。比如狭窄山脊线,受热辐射和热对流影响,温度极高;而且又容易形成飘忽不动的气流,山火方向难以预测。
据了解,凉山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处在坡陡谷深处。当30名扑火队员前往火区扑火时,恰逢山谷风可能出现转换的时段,加上事发地为原始林区,地表主要植被是云南松和杂木,可燃物堆积多,在风力风向的突变下,瞬间产生较大面积的立体燃烧,扑火人员在很难快速撤离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高温、缺氧等伤害,最终导致30个生命的逝去。
影响森林火灾的风的种类
山谷风
在山区,风随昼夜交称而转换方向,睛朗天气,山谷风明显,阴天,山谷风效应不显著。
白天刮谷风,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时如果山坡下着火,火随风势会一直烧到山顶上。扑火时应该尽快在着火的山坡上方开防火带或生土带,截断火路。夜问刮山风,风从山顶吹向谷底,扑灭林火时应在火源的下方开设防火带或生土带。
焚风
气流越山时,绝热下沉,山岗的背风坡产生的干热风叫焚风。焚风天气时,背风坡越往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这种天气森林火险性较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应加强防火措施。太行山东、南坡,焚风效应明显,更应特别警惕。
林风
白天林内气温低于林外,夜间气温高于林外,在静晴的天气,常在林区周围产生一种类似海陆风的局部地区环流。
高考地理时事热点:凉山森林火灾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