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信息科、病案统计科、护理部等科室)解决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科室成立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经治医师主要负责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和分析,科室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员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3、各病区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4、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1)临床路径病例入组要求: 1)诊断明确;
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
3)患者或监护人(或监护人授权的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
经治医师及时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每月科内进行变异讨论、分析,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每季度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委员会及评价指导小组组织变异讨论、分析。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员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变异分析表。 (3)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总例数、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死亡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5)满意度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表。
(4)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医院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规范;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患者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5、各科室监测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每月科内进行变异讨论、分析,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由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员及时将信息报送医务科临床路径评价指导小组;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报备临床路径评价指导小组审批,方可执行。
6、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实行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检查、监督,且每月对全院实施单病种与临床路径患者进行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并发症与合并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通报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费用指标完成情况。
7、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对诊断、治疗质量指标,住院日、费用、满意度指标等重点评估、监督,提出改进措施。
8、医院将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工作纳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临床路径质量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等挂钩。
9、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如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其他疾病或发生并发症时,病区须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