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的好发因素与防治
作者:尹振尧 张燕洁
来源:《家家乐·中优宝贝(下半月)》2016年第05期
尹振尧,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原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原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现任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儿科
主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先后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儿童医院专家门诊坐诊。在国内各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新浪微博 尹振尧
婴儿湿疹好发于小婴儿,多发生于生后1~3个月,
1岁半以后大多逐渐自愈,部分患儿延至儿童期,其中一部分发展为特应性皮炎。反复发作的皮肤损害、痛痒和继发感染将严重损害婴儿的生活质量。
夏天是是婴儿湿疹的高发季节,婴儿因瘙痒而哭闹不安。婴儿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其好发于小婴儿,多发生于生后1~3个月,1岁半以后大多逐渐自愈,部分患儿延至儿童期,其中一部分发展为特应性皮炎。反复发作的皮肤损害、痛痒和继发感染将严重损害婴儿的生活质量。小儿时期以婴儿湿疹最为常见,1%~3%的婴幼儿患此病,其次是儿童湿疹。 婴儿湿疹发生率和妈妈有关
婴儿湿疹是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病因较复杂,有时很难确定明确具体的病因。小儿的过敏体质,易发生过敏是重要原因。近来有数据统计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婴儿湿疹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所谓“受教育程度”即母亲对婴儿湿疹知识的了解,了解程度越高,湿疹的发生率越低。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建议(患者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儿科、妇科医生应该为年轻妈妈普及一些基本的防治知识,例如如何防止孕期抗生素的使用、孕期过敏原的暴露等,生产后如何合理地护理、喂养婴儿等,从而降低湿疹的发生率。 避免有害的外界因素
虽然孕期基础已经打下不可重来,但是出生后的外界因素是可以避免的,而诸多因素可以导致婴儿湿疹发病率的上升。食入性变应原在婴儿湿疹的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生后4个月内添加不同种类的辅食,湿疹发生的危险性较未添加者高1.6倍,且慢性复发性湿疹的危险性增高。故分娩后应提倡母乳喂养,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不能母乳喂养者应添加水解蛋白配方奶粉,4个月内不添加任何种类辅食。
吸入性变应原的作用尚不明确,但有研究显示,出生头2周很可能是关键的“发育窗口期”,在这段时间里接触细菌等很有必要。如果小儿处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对粉尘、花粉等空气变应原的接触率低,会妨碍小儿培养天然免疫力。经常低剂量地接触粉尘、花粉等空气变应原有可能会诱导免疫耐受,从而降低婴儿湿疹的发病率。
护肤品及洗涤用品的选择可能与婴儿湿疹的发病有关,在婴儿家庭的日常护理中应该给予关注,以避免因其刺激诱发或加重婴儿湿疹。另外,婴儿湿疹患儿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反应比例增加,可能和疫苗接种后改变机体细胞因子的分泌状态,影响Th1/Th2平衡状态有关。因此,婴儿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注意观察,看是否有加重或诱发婴儿湿疹的可能,并做好预防。 婴儿湿疹的防治
因婴儿湿疹多数是由食物过敏引起,防治湿疹一方面是要减少过敏原暴露,另一方面还要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耐受,于是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益生菌可令IL-4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水平显著降低,IFN-γ/IL-4比值升高,改变湿疹患儿Th1/Th2平衡状态。研究显示,母亲怀孕后期和(或)产后预防性服用益生菌,婴幼儿湿疹发生率可降低近78%。婴儿湿疹患儿体内梭状杆菌含量明显增高,双歧杆菌含量明显减低,而正常儿童肠道菌群以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主。研究表明:过敏的人,体内这种益生菌数量远低于健康体质,这正是发生过敏反应的先决条件。因此,保持小儿肠道内这种益生菌数量充足,即使接触过敏原也会减少过敏反应。所以应选用主要含该两种菌种的益生菌制剂补充,如金双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妈咪爱等较为合适。
湿疹局部可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或1∶20的皮肤康洗液等冷湿敷,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氧化锌油或锌硼糊外用,每日2~3次。还可以外用苦豆子油搽剂或派瑞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