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

目录

第一章 声现象 ..................................................................... 2 第二章 光现象 ..................................................................... 4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 8 第四章 物态变化 .................................................................. 12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 15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 19 第七章 欧姆定律 .................................................................. 21 第八章 电功率 .................................................................... 24 第九章 电与磁 .................................................................... 29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 33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 34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 39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 42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 47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 50 第十六章 热和能 .................................................................. 54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57 重要的物理常数 .................................................................... 59 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 59 物理量及其单位 .................................................................... 59 物理公式 .......................................................................... 60

1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 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 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 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

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 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 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

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

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2

? ? ?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

4. ? ? ? ?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4.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5. 控制噪声的办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 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 ?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

6. 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五节 声的利用

1. ? ? ? ? 2. 3. ? ? ?

声能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

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B超”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超声波探测仪

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 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 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 雪地感觉较宁静(电影院的墙壁使用较粗糙的材料)的原因:蓬松多孔的结构能吸收声音,声音经过多次反

射,能量减小。

3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图2-1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 ?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

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108m/s=3×105km/s。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7. 光年: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 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N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E F E N F 【实验表格】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角i 角r i r O 平面镜 图2-2

r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i O 图2-3

【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① 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

4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4.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 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 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6.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

?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

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

(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 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

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 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如图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实验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实验现象和结论】(1)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物点和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注意】

?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因为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透光,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 ? 刻度尺的作用: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的关系。

?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如果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那么平面镜成虚像。

? 在选择玻璃板时,要选择比较薄的一个。目的:防止烛焰在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反射成像。 ? 重做实验的目的:防止误差(最好是3~5次)。 ? 在实验中找不到像的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玻璃板位置放置不当) 2.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3. 平面镜的作用:① 成像; ②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S' S ? 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图2-5 图2-4 5

最新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

最新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目录第一章声现象.....................................................................2第二章光现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t57z05cmn00kc5204u903ypi6bk1500j2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