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编码:0741122090
英文名称:Curriculum Reform in Fundamental Education 教学时数:36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课程系统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
一门重要课程。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千秋大业,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把握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趋势,能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今后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和知识方面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事实,知道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理解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2、能力和技能方面
养成关心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1、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3、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4、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5、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意义 6、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教学组织方式建议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教学观摩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生实作 课堂讲授、学生实作 课时 4 2 4 2 4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教学大纲
7、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8、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10、总结、考核 共计 课堂讲授、教学观摩、学生实作 课堂讲授、教学观摩、学生实作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 4 4 6 2 36
专题一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
(一)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目标
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进程,了解世界各国课程
改革的概况,理解并掌握二战后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把握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二)教学内容
1、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2、一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与趋势 (三)作业题
结合20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你认为哪些改革措施可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借鉴或重要警示。
专题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一)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目标
采取学生自学与师生共同研讨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握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致进程,了解世纪之交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解并记住世纪之交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二)教学内容
1、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
2、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背景 3、全球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 4、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存在问题 (三)作业题
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专题三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教学大纲
(一)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目标
采取课堂讲授、课后练习与自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新课程产生的背景;理解新课程目标的意义,明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更好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内容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5、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意义 (三)作业题 1、课程理念的意义
2、讨论:“课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之我见。
专题四 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意义
(一)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目标
以系统学习为主,并辅以学生实作,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结构的内涵和意义;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涵;能够深入实际,了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1、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2、国家课程标准的陈述 3、国家课程标准的意义
4、“以落实课程标准为宗旨”的教育管理观 (三)作业题
1、讨论:国家课程标准给目前的“惟分数评价”带来什么挑战? 2、请你向教师或同学介绍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
专题五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一)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讲授、学生自学、课后练习,让学生理解新课程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新课程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的内涵;能够以一名未来教师的身份,逐步形成“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