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着点学语文
作者:党心娟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23期
这个世界,似乎和速度较上了劲,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文学又怎能置身事外,厕所文学,广场文学,网络文学······世俗的浮躁与功利,早已忘却了等待,沉淀,甚至回眸。 我有一个学生,同伴眼里的“双差生”。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写道:“我希望,我将来有个儿子,他有个强壮的成绩,不要总坐在最后一排,不要和别人打架,不要吃槟榔。”闭着眼,我慢慢地感觉到我的心在颤抖,在流泪。
我走上讲台已二十个春秋,上了无数节课,也听了不少的课。我有一个印象,我们的问题一经提出,总会迫不及待地点学生回答,点那些优秀的学生回答。偶尔,点了基础差一点的,一旦答案脱离预设,便紧急叫停。因为我们的内心更倾向于获得满意答案,以印证自己课堂的成功。其实语文的魅力在于阐释的无限可能。问题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何须标准统一。再者,倚马可待三千言,只可仰视、艳羡;捻断数根须只为一字者才接地气。提高课堂效率,我的理解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不是教师的花哨,课堂的容量。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更应考量的是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获得的多与少。
悠着点,留给每个学生阐释的机会和可能,伫足聆听他们花开的声音。这不仅是温存,更是道义。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小孩在香港上一年级。他讲,小孩每天回家都会写汉字抄写作业,并且老师要求极严,“横”就得横,“竖”就得竖,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似乎急功近利,倡导一二年级学生不写家庭作业,只是一味追求信息量的获取,视频音频齐上阵。最后,课堂翻转了,汉字也被“翻转”了。我曾在六年级几个班做了个小测试,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写“礼拜”二字,那答案,千奇百怪,令人啼笑皆非,也令人深思、汗颜。仓颉造字,笔笔有来历,字字有渊源,却被我们的笔画输入、字母输入、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伤得面目全非。又遑论方方正正,柳瘦颜肥。悠着点,一笔一划,苦练童子功,写出每一个汉字的生命。
学语文,语感特别重要。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诵读。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在的很多学生,小学毕业了,也记不住几首。
诵读,首先要讲究科学规律——遗忘曲线,悠着点,温故知新,持之以恒,不能考哪背哪,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再次,要讲究学科规律。传统诗词,之所以高格,自有意境。阔大的意境,需要我们慢慢去体味、感受。悠着点,才能领略葡萄美酒、大漠孤烟的悲壮,晓风残月、吹皱一池春水的哀婉;才能感受舍我其谁、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归去来兮、江海寄余生的无奈。这些都不能靠教师在黑板上条分缕析得来,也不是列个复习提纲,死记硬背得来。
传统诗词文的另一特点,讲求押韵,一叹三咏,朗朗上口,再加之有一些固定的句式与现有语言习惯不同。在诵读时,要悠着点,摇头晃脑,明句读,品韵味。
岂止传统诗词文,现代汉语,也要悠着点读,培养语感。语感需要想象,想象需要空间,空间需要时间,换句话说,还是要悠着点。有一位现代文学家说,看到“小草”二字,最起码要想到草,如若能想到“绿色”、“平凡”,或者“生命力”等,才算真正地读懂了。当前课改精神中有一条,高考数学试卷文字阅读量将由现在的约2000字增加到约5000字,语言的理解力尤为重要。我在办公室经常听带数学科目同事讲,“多与少”问题,很多学生很难搞懂,总是搞反。究其原因,大抵是学生心里没有“多”和“少”的概念。这樣的例子太多,病灶---不解题意,病理---缺乏语感。
普罗众生,过目成诵、七步成诗者几何?悠着点,让我们一起带领学生去领略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受汉语的诗情画意,传承祖宗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