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精品]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一章对外经济开放和市场要素的国际流动答案.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市场要素的国际流动

1?解释下列概念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Z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国际分 工是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在社会化人生产基础上社会分工的发展超出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 结果。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世界各国Z间各种交换关系的总 和。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小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 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比界范围内普遍展开白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尺度的货 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口然人与法人为了 共同的利益,在牛: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 经济协作活动。

国际价值: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市场价值,它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形成的,収 决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 间的对比关系。收入大于支出,称为顺差;反乙 称为逆差。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过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缴的一种税收。 国际投资:也称作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木在国际间转移、输出或输入的过程。即资木跨越 国家界限,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内向型经济:是指以本国的生产耍素和市场为对彖,发展本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系。内向 型经济可细分为闭关自守型和进口替代型两种。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 导向,以扩人出口为核卜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 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休系。

2 ?试述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区别和联系。

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的棊础上形成的,但是,世界市场并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 单总和。两者之间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质的规定性。

第一,各国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市场形成的I逬提,只有各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饱和程 度,才有可能使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界限而扩大到世界范围。

第二,各国的国内市场是一个国家内部交换关系的反映,是国内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但是,世界市场是以国家为媒介并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际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

第三,国內市场耍受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影响,而世界市场则受 到世界各国经济和政策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总Z,世界市场是反映流通领域国际牛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

3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特点。

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特点是:

⑴资本国际化不仅表现在流通领域,而主要是表现在直接牛产过程。资本在其再生产的 全

过程都国际化了,这表明资木国际化进入「高级阶段。生产资木的国际化意味着资木对劳 动的国际剥削肓接在生产领域内进行,极人地加强了资木国际剥削的广度和深度,扩人了资 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积累能力。

⑵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有了巨大的发展。即除私人资本的国际化外,国有资本的活动也越 出了国界,成为国际化的资木。

首先,国有资本以借贷资本的形式输往国外。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以援助的名义进行的 资本输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种国有资本的输出,其冃的主婆不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利润, 而在于把受援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为私人资本输岀创造有利的政治经济条件。

其次,战后在各国国有资本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世界性机 构,其屮最重要的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 等。世界性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向国际清偿手段严重不足的国家,特 別是大量负债而导致经济发展困难的发展屮国家提供贷款,借以对它们的政策施加影响。这 类国际金融组织的出现,是当代资木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

4 ?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首先,対外贸易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再牛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任 何社会的经济发展,客观上都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Z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生产能力、经济结构、技术与管理水平及历史和社会的 多方而原因,在国内生产和消费过程小,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矛盾经常发生。这个才盾的 解决,除了调整国内的经济比例关系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对 外贸易,及时纠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失衡,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其次,对外贸易是节约生产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途径。由于各国的经济技术条件 不同,生产各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不同,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国内生产条件有利、劳动 耗费较少的商品,换取国内生产条件不利、劳动耗费较多的产品,从而获得由于产品成本不 同所带来的差额利润。由对外贸易而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显然有利于 一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对外贸易是积聚资金、吸收先进技术的有效方式。在科学技术H新月异的今天, 一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必须积聚充足的资金,采用先进技术,培训专门人才,收集广泛的信 息。发展对外贸易对于实现上述hl标显然具冇特殊的重要意义。战后许多国家经济的飞速发 展,无不与扩人对外贸易有关。这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大力发展対外贸易作为重要战略措施的根 本原因。

5 ?试述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理论依据不同。内向型经济是以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为依据,认为必须对国内的民 族工业施以保护措施,以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这些国家一般实行高估木币和关税及非关税 壁垒的扌告施,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木国市场。外向型经济是以比较利益理论为依据,认为经 济的发展应当依靠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木国经济的优势才能达到。同时,承认 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经济发展的途径不同。内向型经济立足于国内的经济坏境,力求通过国内的资源 及其它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通来发展木国的经济。外向型经济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充分利用 国外资源和生产要索,并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采取以出口为主导的发展途径,使木国经济 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笫三,贸易功能不同。内向型经由于割裂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基本上不受国 际价值规律的制约。对外贸易只限于引进一些国内必需的先进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也只为了 换汇

的目的,带冇互通冇无,调剂余缺的性质。外向型经济则是以扩大出口为导向,带动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外贸起着先导的作用。通过对外贸易,把木国有竞争力的商品打 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商品的增值,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产业结构转换机制不同。在内向型经济坏境下,产品的更新换代完全靠国内市场 的引导,故其转变能力极低。外向型经济则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制产业结构, 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参与国际产业转换的循环机制,这就促使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以适应国际市场商品结构频繁的变化和发展。

笫五,政府功能和企业行为准则不同。在内向型经济模式下,政府机构和功能的确定, 主要依据国内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机构和功能必 须符合国际惯例,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要适合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能够高 效率的运转。外向型经济的企业行为,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标准来经营管理,并以 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体作用。

6 ?试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利配置,跨越国家界限 的经济活动口益增加,从而使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化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帀场全 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衡最市场全球化的主要指 标是国际贸易,市场全球化也叫贸易全球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 和发展來实现的。20世纪后半期以來,国际贸易占全球国内牛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世 界出口总额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1950年为6%, 1973年上升到12%, 1980年达到19%, 此后20年比重再未冇显著上升,到2002年仍然为19%o这表明,针对全球市场的生产在 各国生产总量中已经达到较高比重;在20世纪最后20年,以国际贸易比重衡屋,市场全球 化的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生产分工体系从一个国家内部为主转向全球范围,即全球性生产分工网 络已经形成和发展。生产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迅速推进的,因此跨国投资是衡呈 生产全球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牛产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20世纪90 年代开始呈现加速度。以外资占东道国资本形成总额这个指标计算,1980年,在各国国内 投资总额中,外资所占比重平均仅为2.3%;到1990年,这个比重上升到4.3%,此后10 年乂有较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已升到10. 7%。随着跨国公司人量的海外投资,技术、 知识、人员和管理模式等也随之大规模跨国转移,推动着更多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金融全球化是指资木跨越国界的流动所引起的,是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的相互连接和价格 上和互联动的全球化。跨国投资是长期投资,金融市场交易主耍是翹期资本流动,其规模已 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际银行的贷款总额迅速增长。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 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1.5万亿到2.0万亿美元,比10年前的1989年增加了 10倍。 这种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已达到全世界侮天新增国内工产总值(约29亿美元)的700倍,是全 球股票市值总额的10%。借助于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 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其 他间接资本(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也成倍放大,资本市场中比重最大的债券资 本流动额在1987年底只有1万亿美元,到2002年已经增加到10.8万亿美元。

科技全球化是指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人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技发展的札I关要素在全球 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一是科技系 统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以个人计算机行业为例,从芯片设计和制造、操作系统、主机板这些 主要

[精品]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一章对外经济开放和市场要素的国际流动答案.doc

第十一章对外经济开放和市场要素的国际流动1?解释下列概念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Z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国际分工是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在社会化人生产基础上社会分工的发展超出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世界各国Z间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货币:世界货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t04b1w60a3cwgi893aj3uh255c6oi00c7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