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D )。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A 整平----瞄准----读数----精平 C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9.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D )
A 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 B 实现井上下高程的统一 C 作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 D 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
20. 井口水准基点一般位于( A )。
A 地面工业广场井筒附近 B 井下井筒附近
C 地面任意位置的水准点 D 井下任意位置的水准点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1水准测量中,为了进行测站检核,在一个测站要测量两个高差值进行比较,通常采用的测量检核方法是双面尺法和 。
22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____磁北方向____________和坐标纵线方向。
23地形图符号一般分为比例符号、_半依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__和不依比例符号。 24 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进行中线和____________的标定工作。
25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偶然误差______________。 26 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 ______ 和符号注记三种。 27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0-90 。 28 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 对中 。
29 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 参考托球面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30 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相位式测距仪和 差分 。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竖盘指标差 竖盘分划误差
32.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33.系统误差
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具有统计规律性的误差
34.视准轴
仪器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中心的连线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 对中,整平,定向,测角。观测角度值减去定向角度值
36.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
图上0.1毫米在实地的距离。可以影响地物取舍
37.简述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测设图纸上某点平面位置的要素计算和测设过程。
38.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规律。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9.在1:2000图幅坐标方格网上,量测出ab = 2.0cm, ac = 1.6cm, ad = 3.9cm, ae = 5.2cm。试计算AB长度DAB及其坐标方位角αAB。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800
d b a
1600
1200
B
A
c
e 1400
40.从图上量得点M的坐标XM=14.22m, YM=86.71m;点A的坐标为XA=42.34m, YA=85.00m。试计算M、A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测量学 标准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 A; 2 D; 3 C; 4 D; 5 A; 6 C; 7 D; 8 A; 9 C; 10 C; 11 A;12 D;13 B;14 A; 15 B;16 A;17 C;18 D; 19 A;20 A 二、 二、 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21 变更仪器高法 22 磁北方向
23 半依比例符号(或线状符号) 24.腰线 25.偶然误差 26.数字注记
27 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 90°]) 28 对中
29 旋转椭球体面 30 脉冲式测距仪 三、 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31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
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 32 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
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33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
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34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四、 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5
(1)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1分)
(2)盘左瞄准A点,读数LA,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O1=LB-LA;
(2分)
(3)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B,逆时针旋转到A点,读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O2=RB-RA; (3分)
(4)比较O1和O2的差,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 O = (O1+O2)/2 (5分)
36
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