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系统测试
测试时首先检测硬件电路的设计原理是否正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实现方法是否简便;其次在焊接电路之后,认真检查电路焊接情况。这里采用分块调试的方法,分为显示模块电路,报警模块电路,读卡模块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在每个模块的调试过程中又采用了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调试方法。先测试单片机控制模块及其下载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测试显示模块能否正常工作,接着测试报警模块的电路、读卡模块的电路,最后再把各个模块连成整体。
开机后,作品状态如图5-1所示。
图5-1 作品实物
系统的电脑操作程序界面如图5-2,在界面中可以对“网页端口”、“考勤时间”等信息进行设置。
图5-2 程序界面
将IC卡靠近传感器,系统会提示并进行相关操作,如图5-3。
图5-3 刷卡操作演示
在刷卡的同时,软件系统中也会进行操作并提示,如显示“添加成功”,如图5-4所示。
图5-4 添加成功界面
添加IC卡信息后,再次刷卡的时候,就会显示IC卡编号,同时系统软件中显示刷卡信息,如图5-5、5-6所示。
图5-5 显示IC卡相关信息
图5-6 应用程序中显示刷卡信息
在后台中,可以登录网站查看考勤信息,如图5-7所示。
图5-7 在网页中查看考勤信息
第六章 总结
为期两周的嵌入式课程设计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虽说这次课程设计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感觉自己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了一些新知识,回顾了以前的一些快要遗忘的知识点,而且使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完善,也体会到软件开发的趣味,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软件开发及学习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广泛而且前景很好,目前正处于人才紧缺的关口,嵌入式技术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明确了一点:嵌入式开发对于提升我们的系统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操作系统的知识。嵌入式系统开发对于我们的知识面要求非常的广,且要有一定的深度。
在实验中也发现了我身上存在的不足,以前对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经常会耍小聪明、偷懒,但是只有真正下功夫去学习,才能有收获,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何谈回报呢?再者,通过本次实验,我也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找出自己设计中的不足,继而去排除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当我们通过实验去学习理论知识时,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嵌入式的理解,更能加深我们对此的记忆。
最后还要衷心感谢几位指导老师,给予我们几个细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修改意见,使我们的作品顺利完成。再次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梁飞.射频卡及其读写设备内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
2 孟锟泰.基于ARM的915MHz射频识别读卡器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大学
3 汪国海.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硕士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4 陈宝平,王月波,马伯元.基于MFRC522的Mifare射频卡读写模块的发.微计算机信息 2007年第23卷第11-2期
5 沈宇超,沈树群,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发展现状。电子技术应用,1999( 1):4-5.
6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7 《射频识别(RFID)技术(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恢先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9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践教程,胡建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智能卡技术(第三版)——IC卡与RFID标签,王爱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