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 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 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 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 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只有当人们对符号 赋予意义时, 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 符号和 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 Communication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 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 communication )和社区( community )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 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 同时, 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受双方表述的 内容和采取的姿态、 措辞等, 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 社会关系式人类 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结合在一 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 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 收集、 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 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 因此, 它必须对内 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 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 立的结构和功能, 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 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 作用, 其总体运动形 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 充满着不 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 自我完善的系统。 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 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 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导 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 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收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 还

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 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站爱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利 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 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 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 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 化之间的隔阂等。

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 决策和行动的混乱, 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 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 第三节

1、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和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都可 理解为“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

②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 将精神交往放在 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能够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的局限。

③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的角度出发, 有利于我们对传播关系的本质问题进行更 深层次的研究。如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作用。

④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为出发点, 能使我们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 寻找信息消费和信息产品的特性。

2、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① 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②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但同时,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还具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

①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者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② 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③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规律具有特殊性, 我们在考察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时, 必须 重视其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 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 传播基本上 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 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 就传播研究传 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 它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 以考察, 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 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 物质生产 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 来自于人类最基本得创造性活动——劳动。 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 因为它使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 增多了。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 最终出现了分音 节的语言。 而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 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反 作用于劳动和语言, 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最终形成了人类社会及其 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

2、人类语言具有哪 5 个特点?

1) 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 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3) 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 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 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生类型不同, 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 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 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 的信息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第二节

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 阶段,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种媒介依次叠加,使得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

(1) 口语传播时代:语言是在人类劳动和社会协作活动中产生的。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 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但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 只能使 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2) 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人类掌握的第 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 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它使得信息能够长久保存下来, 人类文化有了确 切可靠的资料和文字依据,并能传到更遥远的地方。

(3) 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华民 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 15 世纪 40 年代,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 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古登堡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 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使教育和文化得到普及。

(4) 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电报、电 话,到广播、 电视, 再到互联网, 电子媒介的数字化革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 展。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 也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 时代。

2、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 进程。 文字产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 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积累 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有限的记忆力; 文字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 扩展了人类的 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

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 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 而

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

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为印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 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与近现代得 铅字排印基本原理完全相同, 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 有了对信息 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中国印刷的流传, 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基础, 也为推动世界 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5 世纪 40 年代, 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 印刷,并把造酒用得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 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同时也使文化教育等到普及, 对经济的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4、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 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 度看, 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 信息系统。 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 传播及历史保存, 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 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 的进程。

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总之,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社会。 第三节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 新的传播媒介不断被发现和创造出 来,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

而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每一种新的 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 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 进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息也由此诞 生。

2、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 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 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不但传播一方需 要使用机器,接受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 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 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 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3、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所谓信息社会, 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 整个社会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其特点为

(1)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 占据主导

地位

(2)主体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4、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从新统和的时代。如何 理解这个观点?

20 世纪 50 年代后,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90 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 媒介功能, 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 人类的社会信息系 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 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 一大飞跃, 同时系统规模 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

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即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延伸, 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 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 ,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 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一节

1、简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在 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 可以在形式上独立存在, 但和指称的对象事物和意义密不可 分,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 这种交流互动只有通过传授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 才能获得。 符号又可理解为能指, 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 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 概念联想。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 有随意性。

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 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 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 象征符表示, 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象征符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1)语言的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 度等。 也称为副语言。 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 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 加强语言符号的 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

(2)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可独立使用,也可与语言并用。在 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如仪式和习惯、服装恶和饮 食、音乐和舞蹈等。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 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 符号化活动。 (2)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 和保存。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sspe705ac7b3ef97wu606i7k4fff900zi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