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流微观表达式I nqSv的深入理解
湖北省恩施高中陈恩谱
一、 基本理解: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Sv中各字母含义是:n――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载流子数),
q——每个自由电荷所带电荷量, S——导体的横截面积,v——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
本公式推导的关键是要掌握电流的操作定义过程:在电路中 选取一个截面,观察一段时间,观 察这段时间内通过该截面的电荷量,然后用
I 算出电流的值;
t
(即传导电流)。
Q
从其推导过程来看,它 只适用于导体中的电流 二、 深入理解:
1、 对nq的理解
nq反映了导体的导电性能一一 n越大,q越大,导体的导电性能越强,即电阻率越小。 比如:导体与绝缘体,本质区别就是
n——导体中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多,而绝缘体内主要是
束缚电荷,自由电荷很少,所以其电阻率很大。
再比如:电解质溶液的稀溶液与浓溶液相比,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少些,其导电性能 差些,电阻率就大些;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其单位体积内的载流子急剧增加,其导电性能大大增 强,电阻率大大减小。
2、 对v的理解
按经典电子论,金属导体中电子一直在做无规则热运动,其平均速率的数量级在 将在导体内形成电场一一对于粗细均匀的导体,其长度设为
U
10m/s,由于
2
热运动毫无规则,不加电压时,任意截面上左右穿出电荷量均相同,所以宏观上未形成电流;当外 加电压后,
L,则导体内电场强度为
E ,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热运动的基础上附加一个定向移动,其平均速 L
率的数量级在10m/s,且有v E ,即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平均速率与导体两端所加电压
-5
U
L
成正比,与导体长度成反比。
3、 对S的理解
导体材料相同,电场强度也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垂直 面的电荷量当然就越大。
4、 合起来理解
由上述分析,有I nqS ,其中R -^―,则该式就是欧姆定律I ,也就是说,I nqSv
U
U
v方向)越大, 单位时间内通过该截
L
包含了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 。
nqS R 1
一一电阻率
,导体内单位体积内自
L
并且由R
可以深入理解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
nqS nq
由电荷数越少、每个自由电荷所带电荷量越少,导体导电性能越差,电阻越大;在电压、材料相同 时,导体横截面积(垂直电流方向)越小,相同时间通过截面内自由电荷数越少,电流越小,电阻 越大;导线越长(沿电流方向),相同电压下,导体内电场越弱,电荷定向移动平均速率越小,导体 中电流越小,电阻越大。 三、 教学建议
1、 在第一节介绍电流概念时,推导出 I nqSv后,可适度的点拨出:n、q越大,导体导电性 能越好;以及v E *。以此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便于记忆。
2、 在第六节讲电阻定律的理论推导时,除了课本思路(串并联思路)外,可按上述思路,从电 流微观表达式出发,导出电阻定律,并借此深入理解电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