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孔子修订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B.均田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析: 诗句反映了“一切土地属于国王”,这种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指的是井田制。 答案:A
2.《左传》记载,襄公四年(前569),“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土地可以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B.土地禁止买卖 D.农业水平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提供了春秋时期土地买卖的信息,这说明了土地私有的出现。
答案:C
3.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朝皇庄土地面积达37 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 C.国家授田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结果,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答案:D
4.“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农商并重 C.农本商末
B.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解析:材料与农商并重无关,故A项错误;古文意为:市中店铺中多一个经商的人,田地里就会少一个耕种的人。可见,统治者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建立在“农本商末”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扬弃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与闭关锁国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5.《履园丛话·臆论》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地租沉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置办产业,首选田产,市廛、典铺则在其次。这种投资理念反映出时人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与当时政府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密切相关。
答案:B
6.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影响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促进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乾隆时期富商大多将钱财用来买田置地,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答案:D
7.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朱元璋( )
A.实行“海禁”政策 C.派郑和下西洋
B.秉承抑商政策 D.废除丞相制度
解析:根据题意明太祖意识到海路的开通会导致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而导致大家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就是实行“海禁”,禁止老百姓私下贸易,故A项正确;秉承抑制商业政策与材料的重点(强调海路)不符,故B项错误;派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8.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避免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明清统治者采取消极逃避政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错失了开辟海外市场的机会,故A项正确;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而不是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海禁”一定程度上避免西方侵略,但这一影响是次要的,故C项错误;“海禁”不利于市场扩大,因而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民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如“井”“公田”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材料一反映的是井田制。第(2)问,注意抓住“变化”二字,从材料中的“除井田”即可判断出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根本原因要从生产力方面来分析;影响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私有制可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私有制容易导致土地兼并,农民破产,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第(3)问,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但由于土地私有,很容易再次引起土地兼并,因此最终导致均田制瓦解。
答案:(1)井田制。
(2)变化: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①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②土地兼并造成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艰难,社会动荡不安等。
(3)制度: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结果:由于土地私有和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