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题
1.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是成功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
(1)化学实验安全第一,下列实验要十分注意安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取用大理石 B.称量粗盐 C.稀释浓硫酸 D.研碎胆矾 E.CO还原氧化铁
(2)根据图l和图2,读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L,精盐的质量是_________g. (3)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3所示的装置不可用来制取氧气,因为该图示装置制取的气体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中的(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明显与制取氧气的条件不符.
A.吸热反应 B.需要催化剂 C.密度比空气小 D.反应物都是固体
2.在氢氧化钾溶液使酚酞变红实验中,是哪种粒子使酚酞变红的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实验:
(1)思考: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钾离子和________。
(2)猜想1、水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2、钾离子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3、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步骤1,取蒸馏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步骤2,取KC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步骤3,取_______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 结论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酚酞不变色 K+ 不能使酚酞变色 酚酞变红 ___________ (3)拓展,取氢氧化钡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_______,说明碱具有相识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写出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__________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__________;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酚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
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在空气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能产生气泡。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
5.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小丽同学进行了图①实验,小芬同学进行了图②实验,实验后她们把两支试管中残余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杯底有蓝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请你与她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蓝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
(3)小丽经过分析认为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有___. (4)为了验证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芬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试剂X,根据现象得出一定含有Na2CO3,则清液中一定不含___;接着她又向其中滴中试剂Y,根据现象得出清液中一定含有NaOH,试剂Y可能为___. 6.下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生成的O2,则a接_______(选填“b”或“c”);若B装满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则a接_______(选填“b”或“c”)。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A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装置,则在前一个B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7.结合如图1几种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导气管口应处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a”或“b”),此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要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写字母).
(3)若用图2装置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写出气体通过装置的接口顺序________(用“a”、“b”、“c”、“d”表示).
8.(10分)“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 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0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03、Ca0、Ca(0H)2和CaC0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中固体逐漸减少, 有大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异營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 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 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 色酚酞试液。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03的结论,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迸行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 6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一定含有 , 不含Fe203。 实验结论 样品中含有 。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化学100实验题狂刷集锦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