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脾胃肠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脾、胃、肠功能失调出现病理改变的一类病证。临床常见主要病证有胃痛、吐酸、嘈杂、痞满、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本章主要讨论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病证。其中吐酸、嘈杂、反胃附在相关病证中,未详细介绍,其它与脾胃肠相关的病证归属于有关章节或其它临床学科中讨论。
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内,互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又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对水谷的受纳、消化、吸受叫和输布生理功能。故脾胃之病变主要表现为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之脏,喜燥而恶湿,得阳气温煦则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也需要阴液的滋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气机通降。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可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又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若胃受纳、腐熟及通降功能失常,则可发生胃痛、痞满及便
秘等病变;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导致呕吐、呃逆等病症。. 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肝肾失其所养,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脾主统血,如脾失统摄可致便血;脾失运化,则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水肿等,从主病之脏和相关体系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和肾膀胱病证。脾虚生痰,上干于肺脏可引发咳嗽;脾胃虚弱,血化源不足,则心失所养引发心悸等病变;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则引发鼓胀等病症,亦将其分别归属于相关主要脏腑系统。但临床应注意其整体联系。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传导糟粕和吸收大肠中糟粕水份,维持大便正常;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其病理改变皆属于脾胃系的范畴,而生理上又与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排泄等,故将脾胃肠合并讨论。 临床常见主要证型
临床常见主要实证多因外邪或脾胃生理功能失常,导致寒邪犯胃、胃热炽盛 、肠道湿热、食滞胃肠、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瘀阻胃络;虚证多由脾胃运纳失职,导致脾气不足、脾阳虚衰、胃阴亏虚、瘀阻胃络。因脾胃及其与肝关系, 常
兼肝脾不调、脾胃不和。. ●主要证型 一、虚证 (一)脾气不足
主要证候:纳食减少,大便溏薄,食后脘腹作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声低气短,肌肉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以食少、便溏、腹胀与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脾气不足,运化失职。多由素体脾虚或饮食、思虑、劳神伤脾,或因久病体虚造成。 治疗:补中益气。四君子汤之类加减。 (二)脾阳虚衰
主要证候: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怯冷,面白无华,喜热饮,泛吐清水,溲清便溏,四肢不温,或少气懒言,肌肉消瘦,舌淡苔薄白,脉濡弱。以气虚证与虚寒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病机概要:中阳虚衰,脾之温煦及运化失职。多由胃病脾气虚证日久伤阳,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及年高体弱或病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治疗:温中健脾。理中丸之类加减。 (三)胃阴亏虚
主要证候:胃脘灼痛隐隐,不思饮食,或嘈杂似饥,或饮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口干唇燥,大便秘结,形体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