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 Fuji Ⅱ与3M z350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
李丽霞,王仪,马丽
【摘 要】【摘要】目的比较富士Ⅱ玻璃离子(GC Fuji II)与3M z350光固化纳米树脂分别修复颊侧牙颈部楔状缺损的2年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门诊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95例,共286颗深形楔状缺损牙齿,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143颗用GC FujiⅡ进行充填修复,B组143颗用3M z350树脂进行充填修复。分别于治疗后的1年、2年对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体的色泽匹配度、表面光滑度、边缘密合性、材料完整性、继发龋及牙髓敏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A组和B组患者成功率分别为88.1%、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原因分析显示,A组患者的变色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脱落、边缘不密合、继发龋及牙髓活力异常发生率组间比较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A组和B组患者的成功率分别为83.7%、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原因分析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士玻璃离子和3M z350纳米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结合材料性能及适应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充填材料。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7(028)005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楔状缺损;富士Ⅱ玻璃离子;3M z350纳米树脂;疗效 临床上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种类较多,疗效各异,存在充填体易脱落、患牙敏感等问题[1-2],本研究选择富士Ⅱ玻璃离子和3M z350光固化纳米树脂材料
分别修复楔状缺损,通过两年的随访观察,评估两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95例,患牙286颗(纳入标准:患牙均为深形楔状缺损,达牙本质层,未穿髓,牙髓活力正常,无牙周炎及根尖炎症),其中男性56例、178颗,女性39例、108颗。按随机数字法将28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143颗,用GC Fuji II进行充填修复;B组143颗,用3M z350纳米树脂进行充填修复。 1.2 材料 GC FujiⅡ(而至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而至齿科有限公司),3M FiltekTMZ350 XT光固化纳米树脂(3M公司,美国),3M Espe adperTM自酸式粘结剂(3M公司,美国),光固化机(登士伯公司,美国)。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被告知治疗方法并签署《牙体治疗知情同意书》,进行常规口腔卫生宣教,强调正确刷牙方式。有牙结石者进行超声洁治,彻底去除牙石、软垢及色素。充填治疗步骤:金刚砂车针轻磨缺损表面,干燥、隔湿、排龈,进行充填修复。A组:GC FujiⅡ严格按照说明比例及时间调制、充填、修整外形,初步抛光,涂布防水剂,次日待完全固化后再次精修抛光。B组:3M Espe adpertm自酸式粘结剂酸蚀、粘结后,用3M z350纳米树脂充填、抛光。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对患者随访两年,分别于修复后1年、2年对充填体进行临床检查、记录,评估疗效。
1.4 疗效评估 依据患牙修复后1年、2年充填体的复查结果(充填体色泽,完整性,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牙髓敏感性及炎症)评估临床疗效,以改良的USPHS临床评估系统作为评估标准[3]。成功:充填体色泽与牙体相协调,充填体表面光滑无缺损,边缘密合,无继发龋,牙髓活力正常,无牙髓炎及根尖
炎;失败:充填体部分或全脱落,色泽与牙体不协调或不正常,边缘与牙体不密合,有继发龋,牙髓活力异常,发生牙髓炎或根尖炎,有其中任何一项即为失败。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年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1年两组共有89例患者如约复诊,共245颗患牙。A组和B组患者的失访率分别为17.5%、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6,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成功率分别为88.1%、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05)。失败原因分析显示:A组患者的变色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5,P= 0.022);而脱落、边缘不密合、继发龋及牙髓活力异常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2年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2年两组共有81位患者如约复诊,共201颗患牙。A组和B组患者的失访率分别为31.5%、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成功率分别为83.7%、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05)。失败原因分析显示:失败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楔状缺损是牙颈部牙体硬组织在咀嚼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疲劳并在外部机械和化学因素长期协同作用下发生的缺损[4]。由于大量的牙釉质及部分牙本质的缺失,患牙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诸如对冷、热、酸、甜的刺激会有敏感或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