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靠不断压低价格来提升利润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制造成本管理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一)制造业成本管理基本内容
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的资金消耗。它既包括过去已发生的历史成本,也包括经营需要的现在和未来的成本,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流出。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降低产品的成本,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土地与环保等生产条件、人工成本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制造业的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降低成本,而是要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放眼未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成本的效用,提高企业自身的影响力,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支持,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制造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阶段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论、方法落后
虽然成本管理一直都是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产品设计、采购、销售服务环节的成本管理;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只注重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而忽视对外部的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的成本管理。制造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不注重长远发展,片面追求战术成本管理,而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
(二)成本核算方法较落后
我国企业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地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广泛推广。
(三)成本管理只强调降低成本,忽视提高效率
当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制造业企业业务量下降,现金流短缺,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机。企业应对的通常做法:首先降低员工薪金水平或裁员,以此方法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其次加强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的谈判,向企业外部转移成本。上述做法解决燃眉之急十分有效。但是应该注意,单纯性的成本转嫁是非常不可取的。将成本的压力转嫁给供应商、分销商,最终还是无法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甚至会减少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增值额。尤其是在供产销联系日益紧密的环境中,若过多依赖成本转移,会极大地伤害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和谐关系,使企业失去合作良好的伙伴。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对短期内节约成本非常有效,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会影响企业以后的技术创新和战略目标。应该认识到,降低成本只是成本控制的初级阶段,而避免成本即避免非增值的作业才是成本控制的最高境界。
(四)库存造成浪费
库存是浪费的根源,它会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寻找等浪费;增加经营资金的沉淀,增加利息和管理费用;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长期的积压会使物品价值降低;占用厂房空间,造成仓库重复建设的浪费;会造成对设备能力和人员需求的误判。
制造业中许多浪费都是因为有库存而被隐藏了起来。库存的存在是由于为了保持经营运作必要的经济性,如大批量购买的折扣、运输的成本;为了调节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为了规避风险,如预测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过储备来规避风险。但以上三个原因会导致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库存,但事实上企业存在的库
存往往不是这三个原因造成的。它有可能是因为废品率而多做的,有可能是为老客户多备的,也有可能是按以往需求备下,但目前这个产品需求又没有了,等等原因。
三、优化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是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能否及时把握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能否驾驭市场的关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有效地实现对集团企业和子公司的业绩考核、有效规避与化解经营风险、提升收入及节约成本。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例如成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组以制定成本控制工作总体规划;汇总各部门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认各部门成本控制人员;制定成本管理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对各部门成本控制员进行业务指导;制定年度成本管理各项费用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定期举行成本控制工作会议,协调各项成本控制工作等。
(二)、优化成本核算方法、改进成本核算管理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于产品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进行损失和成本的计算。在计算时,可以采用分步法以及品种法来进行,这两种方法相对于约当产量法更为全面,得出的数据更为精确。通过精确的计算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生产率,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可以将收到的订单根据生产的工序进行分类,通过流水工作的方式进行,即专人负责专门的子订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有专人了解,并及时上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改善成本核算的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驱动”理论为基础的核算方法,基本原理是产出、作业、资源三者依次推进,依次消耗。简言之,就是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依据一定的规范计算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财务费。该方法不能反映所从事的活动与成本之间的直接联系。作业成本法克服了这一缺点,在成本消耗和作业活动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可以直接分辨出有效的成本消耗和无效的成本耗费。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消除非增值的作业活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三)、依靠科技创新,创新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很多产品的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现象相当普遍,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竞争较以往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业企业必须进行创新,最好以成本控制方式和流程等低成本的创新为主。
具体而言,制造业企业应该和同行业企业、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国内外企业加强沟通。以此来节省研发费用,加快产品更新,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降低整个行业价值链成本,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制造业成本降低根源在于优化设备,如果将原有几台老旧设备用总价高的现代设备替代,从购置成本看成本是提高了,但其效率会高于原来的设备,同时会减少用工人数,及用电量,从长远来看是降低了成本。
(四)、实现零库存,消减库存造成的浪费
每个制造业企业都要努力实现小批量供应和准时化生产,确保原料的及时供应,但又不能因为频繁进货而额外增加运输、装卸等成本,因此管理者要增强同核心供应商的联系,时刻保持信息沟通;对自己的客户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对某些客户需求的简单预测,要仔细研究历史数据,深刻了解产品及市场的特性,使需求预测更准确;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及时交货,不断开发供应商与生产的潜能,从而做到在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减少库存;改善生产流程,减少在制品库存,提高产品转换的停工时间,在不牺牲产品质量和损害设备的基础上压缩生产周期;通过减少库存存放地点的数量和库存时间来减少库存的总量,减少流通环节与中间商,产品最好直接到达客户手中;对那些价格高,不易保存的产品不考虑备用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和库存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 胡玉明.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当代财经.1994,8
[2] 林斌,刘运国,谭光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会计研究,2001 [3] 刘希宋.作业成本法:机理?模型?实证分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4] 张宁.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回顾与展望.财会月刊,2005
[5] 潘飞,童卫华,文东华.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潘飞.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9 [7] 邱纭.作业成本法与剩余生产能力管理.会计研究,2004 [8] 孙航.作业成本计算的应用研究.会计研究,1995 [9] 汪一凡.作业成本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当代财经,1994 [l0] 王光远.作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研究,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