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险情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值班和应急处理具体工作。应急处理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2.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和占用场地。事故抢救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2.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财产物资疏散工作; 2.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3、应急处理预案
3.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3.2当土方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4、应急处理措施 4.1现场应急准备
由基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一支20人的基坑抢险突击队,并备足水泵、被胎、土袋、水管、水泥、水玻璃、速凝水泥、木桩、型钢等抢险材料,现场备放一台压密注浆机等设备。抢险突击队在平时现场24小时巡视,一旦出现险情,能随时投入抢险。 4.2基坑险情针对性应急措施
4.2.1支护结构受力体系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a、若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等情况,应及时暂停土方沿基坑纵向的开挖范围,采取增加钢支撑等措施控制变形发展;如变形发展迅速,应立即回填土方,阻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待查明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
b、若在基坑侧壁出现局部滑坍,应先查明原因,消除滑坍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将坑壁外采用土袋回填充实,并在坍塌部位打垂直锚杆,焊接横向网片,及时喷射砼面层。
c、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钢管支撑挠曲变形,应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采取增设钢管支撑分担受力,防止出现钢管崩落事故,施工中应加强对钢支撑轴力的监测,并根据支撑预应力损失情况及时补充施加预应力。
d若土方开挖基坑底标高时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已达报警值应加快垫层砼及主体底板砼的施工进度,并将垫层和底板的砼浇筑至支护桩边。
e、如土方开挖至底标高后土体产生隆起,应在被动区采取反压加固措施,并及时进行垫层和底板的施工。
f、对发生变形较大的区段,应及时卸除相应区段基坑顶部的材料堆载,并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停置位置,控制支护结构变形的发展。 4.2.2止水帷幕、降水方面的应急措施
a、若局部区段出现止水帷幕异常或失效,应启动坑外观察井,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渗漏现象,应将观测井作为抽水井进行控制性降水。
b、由于大气降水或因地下水异常造成地表浅层水量较多,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同时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米设置排水沟,将雨水和其它地面水引至远离基坑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地面喷射砼,防止坑边地面渗水,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水泥浆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c、若在坑壁和圈梁底部发生局部渗漏现象,应在渗漏点设置长度为1.5-2.0米的引流管,并将渗水集中至降水井内,统一疏排,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
d若基坑侧壁漏水涌砂严重,应停止该部分土方的开挖。堵漏一般采用插管引流法,用塑料滤管插入渗漏处,管前滤管处周围先填充砂石,构成透水反滤层,防止颗粒流失,洞表砌砖,并用速凝水泥加水玻璃封堵抹面,待引流一段时间,
渗水由浊变清,水泥强度达到后,再封阻引流管口。如水流较大,难堵,则在渗水口再插入引流管,逐步将出水引流到坑内集水坑。
e、如基坑底出现管涌、流沙,应及时用麻包装砂填压,必要时进行轻型井点降水,然后用砼填实。可在垫层内加设钢筋网片,或采取加厚垫层等措施。
f、如前期工程勘探后未封堵钻探孔,开挖后发现地下水自钻探孔上涌,及时回填用砼封堵。
4.2.3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措施
a、土方开挖前应按照设计要求预先设立观察点,对周边环境变形以及地下水位等内容进行观测,并在施工中密切关注基坑监测数据,切实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
b、当发现地面建筑物沉降已达到预警标准值时,应及时查明引起沉降的具体原因,如确认是基坑内降水引起的,应马上采取回灌措施,回灌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沉降而定。如是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引起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压密注浆等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