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对极端温度环境的适应
图一 北极冰川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寒冷的北极,裹着厚重的棉袄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根本没办法生存下去,看着周围欢脱的北极狐,不仅会想,为什么北极狐不会怕冷呢?
的确,人是很聪明的生物,发明了各种各样御寒抗热的工具,但是我们却难以接受极端环境温度带给我们的挑战。而长期生活在极端环境温度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气候驯化或进行变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生物都是如何接受极端环境温度的挑战呢?
一、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不同种类的生物对低温的生理适应机制也是不同的,在这里,几个生动的例子告诉你不同种类生物对低温环境是如何适应的。
北极和高山植物的牙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有蜡粉和密毛,树干粗短弯曲,枝条常成匍匐状,树皮坚厚等,这些形态与北极及高山严酷的气候条件协调一致。
图二 寒冷环境下的植物
来自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在冬季增加了羽、毛的密度,提高了羽、毛的质量,增加了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例如北极狐主要依赖毛皮和皮下脂肪的隔热性,生
活在-30°以下环境中无需增加产热,而能维持恒定的体温;海豹的皮下脂肪厚度达60mm,在躯干的横切面上,58%的面积为脂肪。另外,内温动物肢体中动静脉血管的几何排列,增加了逆流热交换,减少了体表热散失,有利于动物在寒冷中保持恒定的体温。
图三 冰冻海豹躯干横断面,显示厚的脂肪 图四 血管的解剖结构使动脉血管(A)和静
(外周一圈白色) 脉血管(V)间有逆流热交换
图五 北极狐冬季具厚的白色毛 图六 北极狐夏季具薄的棕色毛
通常,生物对低温适应的生理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植物可以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的冰点,使细胞液冰点常在-5°~-1℃,增加了抗寒防冻能力。第二,生活在温带及寒带地区的小型鸟兽,可以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通常是靠增加基础代谢产热和非颤抖性产热,而颤抖性产热只在急性冷暴露中起重要作用。非颤抖性产热(NST)是小型哺乳动物冷适应性产热的主要热源,主要发生在褐色脂肪组织(BAT)中。第三,北方小内温动物动物对寒冷适应的另一种生理表现为异温性,空间异温性允许有机体局部体温降低,以减少热散失。同时,行为的适应主要表现在迁徙和集群方面。
图七 褐色脂肪组织
二、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寒冷对生物是一种极限条件,高温对生物也是不小的挑战。据调查,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最适温度是25℃,当温度逐渐升高,人体也会感到越来越不适。那么高温条件下的生物如何生存呢?其实,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图八 干旱的土壤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植物是如何对抗高温环境的呢?在形态上,有些植物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色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反光,可反射大部分阳光,减少植物热能的吸收;有些植物叶片垂直主轴排列,使叶缘向光,这可使组织温度比叶片垂直日光排列的低3~5℃。在生理适应上,主要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了糖或者盐的浓度,这就降低了代谢率;另外蒸腾作用旺盛避免了植物过热。
图九 高温环境下的植物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动物对高温的适应的重要途径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浮动的波动,在高温炎热时,贮存热量与体内,体温升高,等夜间环境温度降低或在阴凉处时,通过自然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一些特殊气候中的特殊动物也有其特殊的方式,比如,沙漠中的啮齿动物非常丰富,它们通常采用“夜出加穴居式的适应方式”内温动物夏眠时,比如黄鼠狼,也产生适应性低体温,能量需求降到最低。还有很多动物以我们想不到的方式在保护着自己免受高温的攻击。 看完这些介绍,你能了解植物和动物如何在极端温度下生存了吗?对生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珍爱环境,保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