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种内和种间关系
一、种内: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
1.种内竞争:意义:降低拥挤种群个体适合度,影响基础过程如繁殖力和死亡率,可使个体产生行为适应来克服竞争如扩散和领域性。
①密度效应:个体:产量+死亡率。植物密度效应:⑴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最后产量基本一致,只在密度很低的情况下成正比。Y单位面积产量=W(平均)个体平均质量*d密度=Ki常数。⑵Yoda氏-3/2自疏法则:自疏:随播种密度的提高,竞争使少量较大的个体存活。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关系在双对数图上有典型的-3/2斜率。同时表明质量增加比密度减少快。
②性别生态学:研究种内性别关系的类型、动态和决定的环境因素。包括:⑴亲代投入:花费于生产后代和抚育后代的能量和物质资源。⑵两性细胞结合:自体受精异体受精。一个物种可能采取一种或多种受精策略。无性优于有性原因:⑴可迅速繁殖⑵母体给下代复制的基因组是有性的两倍。无性特征:快,多;有性:抗逆。有性繁殖继续保持的因素: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性比:雄:雌。Fisher氏性比理论:任何性比上的偏离都会被进化所纠正。稀少型有利:母体偏向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母体的适合度就较高。特例:⑴如果一个性别个体对母体要求的花费比另一性别高,那么雌雄两性的相等投入导致便宜的性别有更多后代数。⑵雌体通过产生数量不等的良性后代,使生殖成效最大化。局域交配竞争:同胞姐妹间存在交配竞争,母体如果产同样多的雌雄将造成浪费。性选择:雌雄在行为、大小、形态上存在差异,是由于配偶竞争中生殖成效区别引起的,两性对后代投入差别大,低投入性别需要竞争。性内选择:同性间配偶竞争;性间选择:通过偏爱异性的某个特征。让步赛理论:拥有更奢侈的次生特征必须有好基因,而弱个体不能忍受这种能量消耗和被捕食风险增加。Fisher私奔模型:雄性诱惑性特征基因的编码随雌性挑剔基因编码而编码。 植物性别特点:多样性、易变性。
婚配制度:配偶数目、配偶持续时间、对后代抚育。雌投资大于雄:配子投资、抚育投资。 单配制、多配制(一雄多雌、一雌多雄)。决定婚配的主要因素:资源分布、食物和营巢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社会性行为:①领域:由个体、家庭或社群单位占据并保护不让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领域行为:保护方式鸣叫、气味、姿势标志;威胁、进攻。作用:利于减少同一或相邻社群成员争斗,维稳社群,保证资源来生长繁殖。领域面积的特点:⑴随占有者体重扩大⑵受食物品质影响⑶随生活史而变化。②社会等级:种群中各个动物地位有一定顺序,形成支配-从属。社会性等级稳定的生长快,对延续优势基因有作用。
他感(异株克生):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化学物质(克生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影响。意义:⑴对农林业生产管理有意义⑵对群落组成有影响⑶引起群落演替的原因之一。
集群生活:缺点:易招天敌;个体资源竞争;易于流行传染病。优点: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取食;共同防御天敌;抚育幼体;迁移或迁徙。阿利氏规律: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过密或过疏都会抑制种群增长。
2.种间关系:研究多个物种间种群动态的相互影响——相互动态;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共同进化。 种间竞争: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相同资源时而产生的竞争作用。竞争力取决于生态习性、生活型、生态幅等。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在一个稳定环境内,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竞争类型:⑴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资源⑵干扰性竞争:直接相互作用。竞争的特点:⑴不对称性:一个体的竞争代价远高于另一个。⑵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似然竞争:两种猎物以共同捕食者座位中介相互影响。 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系统中的功能地位和角色。N维生态位:每个资源都可当一个维,
在此轴上可定义有机体将出现的范围。基础生态位:物种能栖息的理论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互利共生可以扩大实际生态位。专性互利共生的单个种的生态位不存在。生态位分化:资源利用曲线:生物在某维度上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表示物种具有的位置的变异度。极限相似性:物种在资源利用分化上的临街阈值。d/w=1。
竞争释放:竞争者↓→生态位↑。性状替换:生态位↓→形态形状改变:为了减少竞争。 浮游生物悖论:海上层存在大量浮游生物种类,日周期性、季节性、温度、光等变化,会排斥达成任何中间平衡。
优先权效果:缝隙:由于极端天气或死亡,环境中产生无种群区域,竞争优势者往往是最先到达该地点的。
①捕食:一种生物取食另一个体的全部或部分。包括:⑴典型捕食,袭击后杀死猎物⑵食草⑶寄生。特化种:食物选择性非常强。泛化种:吃多类型。单食者:吃一种类型。寡食者:少数几种。广食者:一定范围种类。Lotka-Vol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前体:⑴相互关系中仅有一种捕食者和被食者⑵捕食者减少则被食者增加,反之亦然⑶猎物在没有捕食者时指数增长,反之捕食者指数减少。捕食者对被食者种群影响:⑴被捕食只占总死亡率一小部分⑵捕食者只捕食了超出环境支持的部分个体,不影响种群大小。捕食对策:为获得最大的觅食效率而才去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对策:⑴搜寻者:食谱倾向于广谱,搜寻较久,处理较快。⑵处理者:食谱特化。时间与搜寻者相反。⑶生产力较低环境中的捕食者比同等条件下好生境的同类食谱更宽⑷捕食者拒绝利润低的事物。
协同进化(红皇后效应):一个物种的形状因另一种进化而进化,而后一种也应对前面的变化而变化。 食草:特点:植物不能逃避,而动物的危害只对于部分机体,剩下的可以再生。植物的防卫:⑴毒性、差的味道、降低使用价值⑵防御结构,倒钩、刺。植物-食草动物系统(放牧系统):放牧活动调节植物的种间关系,使牧场植被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寄生: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消化物获取营养。⑴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⑵大寄生物:在体内或表面生长但不繁殖。注:身体大小不是决定其实微寄生物还是大寄生物的决定因素⑶拟寄生物(重寄生物):在昆虫寄主身上或体内排卵,通常导致死亡。大多数寄生物属食生物者:仅在组织上生活,少数为食尸动物:在记住死后仍能继续存活在寄主上。被寄生对策:⑴免疫反应⑵行为对策:理毛、掉叶。寄生物和寄主的协同进化,常常使有害的副作用减弱甚至变为互利共生。
社会性寄生:通过强迫其寄主动物为其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种内窝寄生、种间窝寄生。 ②共生:偏利共生:对一方有利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两个体间互惠,可增加双方适合度。共生性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发生在紧密结合的物理关系生活的物体间。非共生性:不生活在一起。专性互利共生:永久性成对组合,其中一方或双发不能独立生活。兼性:共生者可能不相互依赖,仅是机会性共生。防御性互利共生:一方为另一方提供对捕食者或竞争者的防御。组织或细胞内共生。
第八章 群落
一、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的各物种种群集合。群落生态学:研究群落和环境相互关系。植物群落学(地植物学、植被生态学):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以及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
群落基本特征:⑴具有一定种类组成⑵群落中物种间相互联系。共同适应无机环境,内部相互关系取得平衡。⑶群落有自己的内部环境⑷具一定结构,成层性、营养结构、季相变化等。⑸具动态特征⑹具一定的分布范围⑺具边界特征⑻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等的群落重要性。群落性质:机体论学派:比拟为一个有机体,一个自然单位。个体派学论:特定群落中,每个物
种与其共存物种都是独立分布的。 封闭群落:每个物种的分布与作为整体的群落分布的生态限制是已知的。
种类组成:统计步骤⑴选择样地:标准:种类成分分布均匀一致,机构完整,层次分明,生境条件一致,最能反映该群落生境特点。⑵最小面积法设置样方。取能够表现出群落某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法具体方步骤:逐渐扩大,植物种数也逐渐增加,绘制种-面积曲线。在曲线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称最小面积。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最小面积越大。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建群种:乔木中的优势种,即优势种层的优势种。只有一建群种时称单建群种群落(单优重),多个称共建种群落。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作用次于优势种,但仍起一定决定和控制作用。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影响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出现频率低,个体数量有限。
数量特征:①多度: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②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一个实测数据。相对密度: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中个体数的百分比。密度比:某物种的密度站群落中密度最高物种的百分比。③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阳地面积百分比。反映了植物所占有平空间的大小,植物间的相对关系。分为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基盖度:植物基部覆盖综合。显著度:乔木的基盖度。④频度:群落中某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杨方的百分比。频度定律:A>B>C≥D小于E。频度A到E依次增高,物种数量下降。E的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数目较多,越高说明群落的均匀性越大,BCD增高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暗示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⑸重要值: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基盖度)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物种多样性涵义:物种数目或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均匀度:个体数目分配状况。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⑴随纬度变化:维度增高而降低⑵随海拔变化⑶海洋水体深度增加而降低。解释学说:⑴进化时间学说⑵生态时间学说⑶空间异质性学说⑷气候稳定学说⑸竞争学说⑹捕食学说⑺生产力学说。包括因素:时间空间气候竞争捕食和生产力。
种间关联:两个种一块出现的次数高于期望,正关联。负关联由于空间排挤、竞争、他感。关联系数:(ad-bc)/根号下a+b*c+d*a+c*b+d 三、群落结构要素 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⑴高位芽植物:芽、顶端嫩枝距地面25CM以上的枝条⑵地上芽⑶地面芽⑷地下芽⑸一年生植物:只能在良好季节生长,以种子度过不利季节。
层片:群落结构基本单位之一,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群落垂直结构:成层。包括地下成层。成层现象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环境之间相互竞争选择的结果。群落水平结构:镶嵌性: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由于生态因子的不均匀性形成,如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内部环境不一致、动物活动。群落时间结构:物种生命活动时间的差异。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生态过渡带):两个以上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特征:⑴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⑵环境抗干扰能力弱,抗性较低,不易恢复⑶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边缘效应:交错区种的数目及密度增大的趋势。
影响群落要素:①生物:竞争: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基团,一个消失即被代替。关键种:对群落有重要和不相称的影响,从群落消失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捕食:⑴捕食竞争上占优势的种则增加多样性,反之。⑵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取决群落结构的关
键种。
②干扰:对正常过程进行打扰或妨碍。断层:干扰在连续群落中形成的斑块。断层的抽彩式竞争:先入侵的取胜。当其死亡时第二种再入侵,形成不同“中彩”,就有多物种可共存。出现条件⑴群落中有许多入侵断层能力和忍受其物理环境能力相等的物种⑵都能阻止其他物种的入侵。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干扰可维持高多样性。理由:干扰频繁则先锋种无法演替到中期;干扰太少则会发展到后期,多样性也不高。
③空间异质性:群落环境不均一。程度越高,允许更多物种生存。
④海岛物种数-面积关系:随面积增加而增加,到最大承受时停止。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集合种群:含有通过迁入迁出交换个体的许多种群组成。大保护区、小保护区抉择:⑴若每一小保护区都支持相同种,则大保护区能支持更多。⑵小利于防止疾病传播⑶小利于保护异质区的多样性⑷密度低、增长慢的大型动物用大保护区。
平衡说: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一稳定状态,群落的变化由干扰引起。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变化中,不存在全局稳定,有的只是抵抗性和恢复性。
第九章 群落动态:群落内部动态、群落演替、地球上生物群落进化。
一、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年纪间变化:在不同年度,生物群落常有明显变动。波动:只变动群落内部,不产生更替。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特点: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变化可逆性
不明显波动:数量关系变化小,群落外貌和结构基本不变。摆动性: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波动,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偏途性:气候和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
二、生物群落演替: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一个,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的自然演变现象。由传播(繁殖体可动性)、定居(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竞争作用。
裸地: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段。原生裸地: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制备,但被彻底消灭。次生裸地: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种子和繁殖体:能够繁殖的植物体的任何部分。植物的迁移/入侵:繁殖体的传播过程。
演替类型:按速度:快速演替:几年、长期演替:几十年、世纪演替。按发生因素:群落发生演替:植物长满土地、为资源竞争、共居相互关系形成的过程;内因生态演替:群落改变了生态环境,本身也要发生变化;外因生态演替:外界环境因素变化。按基质性质:水生基质演替系列: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直立水生、湿生草本、木本;旱生: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灌木、乔木。按群落代谢特征:自养性、异养性。刘慎萼分:时间演替、空间掩体、植被类型发生演替。
演替系列:演替过程,从定居到形成稳定群落。演替阶段(时期):演替系列中每一个明显的步骤。
控制演替的因素:⑴环境变化⑵繁殖体的散布⑶植物间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⑷新的植物分类单位不断发生(种、亚种)⑸人类活动影响
演替方向:进展演替:结构种类逐渐复杂,对环境利用逐渐充分,生产力变高,群落逐渐中生化,对外界环境改造逐渐强烈。 经典演替观:⑴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⑵前一阶段促进了下一阶段。个体演替观:初始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演替后来优势种的。促进模型:由于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自身生存,而促进后来物种繁荣。抑制模型:先锋种抑制其他。耐受模型:耐受高的存留下来。三种模型共同点:先锋种最先出现,生长快,产量大,扩散能力强。区别:演替机制取决于物种间竞争能力。
顶级演替学说:每个演替系列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单元顶级论:演替终点取决于气候。所有群落都有趋向性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级。多元顶级论:如果一个群落在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演替,就可看做顶极群落。取决于土壤顶级、地形顶级、气候、火烧、动物等。 第十章 群落分类和排序
一、分类:对实体集合按属性数据所反应相似关系把它们分组,使组内成员尽量相似,不同组成员相异。
群从单位理论(机体论):群落类型使自然单位,和有机体一样有明确边界,间断可分。个体轮:群落连续无明显边界。不过是不同种群的组合。应采用排序(生境梯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落变化。实践证明群落既有连续的面,又有不连续的面。
植物群落分类单位从高到底:植被型: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群落;群系: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群落;群丛:片层结构相同,各层优势种相同。 二、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之间及与生境的相互关系。
直接排序(直接梯度分析):利用环境因素,以生境或其中某生态因子变化排定生境地位。间接排序(群落排序):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排定。分析植物种及其群落自身特征对环境的反应而客观地求得其在一定环境梯度上的排序和分类。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基本概念: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三个条件:⑴系统由许多组分组成⑵各成分不孤立⑶系统具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生产者:以简单无机物制造事物的自养生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异养生物:食草动物(一级消费者)、食肉动物(二级)、顶级食肉动物(三级)。分解者:把动植物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复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能量的异养生物。初级生产:自养生产过程;次级生产:异样再生产过程。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捕食食物链:以食草动物吃植物活体开始。碎屑食物链:以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有机物颗粒开始。
营养级: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总和。
生态系统能流是单向的,通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渐减少,减少原因:⑴各营养级不能百分百利用前一级生物量⑵利用后的同化率不是百分之百⑶个营养及维持自身活动消耗能量,变成热消散。能量金字塔:通过个营养级的能量由低到高画图。 生态效率
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能量之比值。摄食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以有机物质形式积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P=A-R。同化
积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P=A-R。同化效率:吸收日光中光合固定的比例,或动物摄食能量中被同化比例。生产效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百分比。消费效率:N+1级消费能量占N级净生产能量。林德曼效率(生态效率):N+1营养级获得能量占N级获得能量之比。 一、反馈调节
控制论系统:具有调节其功能的反馈机制: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