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类文献在本草研究中的价值琐谈
黄世佐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3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笔记文学;本草学;文献价值 【作 者】黄世佐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文献杂志笔记类文拭在本萃研究中的价 值硕谈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730000) 黄世佐关键词:笔记文学本草学文献价值 笔记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出自 随笔记录,不拘形式,内容或出自作者耳闻目睹,或出 自秘府珍籍,涉猎政治、历史、文化、科学、社会生活等 诸多领域。正如阮元《笨外集》卷三所言:“书中鬼怪荒 诞之谈居其大半,然而遗文轶事,可资考镜者,亦往往 杂出其间。”宋以降的本草典籍多有从其中征引有关资 料者。此类资料或可拾阙失,或可补未详,或能纠结也谬。 以其本身的人文属性,又促进了药物知识的普及,从而 对本革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以下试举例证 之。1勘误纠谬倒 作为笔记类著作的代表之一,沈括《梦溪笔谈》在~同科学史上居有重要位置,其中刘药物的记述亦颇 多真知灼见,纠正前人的某些谬见,是其贡献之一。如 源自
段成式《商阳杂姐》的“一木五香”说曾一度盛行, 即“根前檀,节沉香,花鸡舌,叶茬,胶蕉陆飞沈氏认为, “此尤谬”,据其考证,鸡舌香即母丁番,在香为萃l汁,黛 陆番即乳实香,旅檀与沉香则是不同的两种树,并言: “五物迥殊,元非同类”[1].又如针对时人对赤箭与天麻 的歧解,沈氏明判道:“赤箭lW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 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 天麻商为之,……谓其茎如箭,即言赤箭疑当用茎,此 矣,是谓阴虚火旺,劳擦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 之论,用四物加黄拍、知母,补其阴市火自降,此用血药 以补血之不足者也J’并将二家学说提炼成自己的观 点:“主主气、补阴,皆内伤症也。一则因阳气之下陷,而补 其气以升提之E 一则因阴火之上升,而滋其阴以降下 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 J’值得一挺的是,王氏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重视调理 七情,发展了中医“情志学说”。《明民杂著·医论》云: “背人有云,~但卧病,即于胸前,不时手写死字,则百 般思虑俱息,此心便得安静,胜于服药,此真无上妙方 也.盖病而不慎则死,必至达此理者,必能清心克己.凡尤不然,……”[2〕沈括之说正本清源,力辟谬误,从而为后人正确用药提供了依据。2增补药种例 段成式生活在中外交往空前活跃的唐代后期,得以见识众多的外来药,其《商阳杂姐》记载的 190 多种 药材中,此类药物处于重要位置。如草拨、安息香、军只雪 草、阿勃参、酒杯藤等药,未见于包括《唐本草》在内的 其前诸本革中,直到其后,自《海药本萃》始方,陆续被 后世本草收录,且多数IIP 引自段著。如宋代,自《开宝本 草》至《证类本草》引用二十余味,《本草纲日》引用十余 味,至如酒杯藤、阿勃参等药,则直至《本草纲目拾遗》, 方正式纳入本草。具体如“齐墩”,唐及其前本草未载, 至李时珍《本草纲目》,方在“橄榄”条中,在正?“摩厨 子”后以“齐敬”之名列出,并言明系引自《商阳杂组》[3].此书记载的大量产自地中海沿岸的药物,内容翔实,描 述具细,极大地充实了本革中外来药的品种。美国东方 学者劳费尔 CB.Lah fer) IIP 称:“段成式在大
约公元 860 年所写的《商阳杂组》里,提供了许多关于波斯和拂林 植物的很有用的资料......”归。拂林即古代西亚东罗马 帝同.3审详’样实例 由于笔记中记载的药物,出自作者亲眼目睹者居百谨慎,而病可获愈,否则虽有良药,无救也。”这段文 字说明了王氏重视七惰,七情调和,心神安定,增强信 心,战胜病魔,当是上策,故可无药而愈,若讳疾忌医, 骄忍不论于理,不善调怡七情,可加重病情,死耳! 王纶由于“奔走仕途”,故成书不多。但他的学说对 后世有一定的影响。醉己正是继承王纶的学术思想,融 合李、朱两家之说,为后来的温补学说开创了先词。薛 己的主要学术见解,也多附在辞氏所校注的《明医杂 著》里。(收稿日期: 1999 一 03-12)- 13 一关键词:笔记文学本草学文献价值笔记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出自随笔记录,不拘形式,内容或出自作者耳闻目睹,或出自秘府珍籍,涉猎政治、历史、文化、科学、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正如阮元《笨外集》卷三所言:“书中鬼怪荒诞之谈居其大半,然而遗文轶事,可资考镜者,亦往往杂出其间。”宋以降的本草典籍多有从其中征引有关资料者。此类资料或可拾阙失,或可补未详,或能纠结也谬。以其本身的人文属性,又促进了药物知识的普及,从而对本革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以下试举例证之。1 勘误纠谬倒作为笔记类著作的代表之一,沈括《梦溪笔谈》在~同科学史上居有重要位置,其中刘药物的记述亦颇多真知灼见,纠正前人的某些谬见,是其贡献之一。如源自段成式《商阳杂姐》的“一木五香”说曾一度盛行,即“根前檀,节沉香,花鸡舌,叶茬,胶蕉陆飞沈氏认为,“此尤谬”,据其考证,鸡舌香即母丁番,在香为萃l汁,黛陆番即乳实香,旅檀与沉香则是不同的两种树,并言:“五物迥殊,元非同类”[1].又如针对时人对赤箭与天麻的歧解,沈氏明判道:“赤箭lW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商为之,……谓其茎如箭,即言赤箭疑当用茎,此矣,是谓阴虚火旺,劳擦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用四物加黄拍、知母,补其阴市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
笔记类文献在本草研究中的价值琐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