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D-二聚体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 215001)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年(卷),期】2013(000)012 【总页数】1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linical-
pediatrics_thesis/0201235698215.html
川崎病(KD)好发于婴幼儿,其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CAL)是导致患儿尤其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或地区KD所致的CAL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可能成为成年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KD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并提出了不完全性KD(IKD)的概念,IKD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特异的血液指标,增加了KD的诊断难度。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KD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倾向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探讨D-二聚体含量在KD患儿尤其是合并CAL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KD患儿80例(KD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3.30±0.65)岁,均符合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80例患儿分为冠状动脉受损组(18例,CAL组)及非受损组(62例,NCAL组);另收集我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
80例KD患儿中,典型75例,IKD5例。75例典型KD患儿均有明显的草莓舌;口唇皲裂63例;淋巴结肿大68例;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12例,掌指红
斑26例;结膜充血55例;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冠状动脉扩张18例,平均扩张直径约(2.70±0.85)mm(1.85~3.55 mm)。5例IKD患儿均无明显的草莓舌及口唇皲裂,但均有发热。典型KD诊断时发热持续时间中位数8.0 d(6~16 d),IKD发热持续时间中位数 9.0 d(3~12 d)。
所有KD患儿及对照组儿童均采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包括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等,91% KD患儿血小板升高[(300~630)×109/L];86% 纤维蛋白原升高(4.0~5.6 g/L);97%D-二聚体升高(0.55~0.80 mg/L)。KD组患儿急性期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计数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24,P 均 <0.05)。5例 IKD患儿 D-二聚体为 0.56~0.83 mg/L、血小板 (310~460)×109/L、纤维蛋白原 4.2~5.3 g/L,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18例CAL组患儿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0.58±0.22) mg/L 和(5.68±0.12) g/L,高于 62例 NCAL组患儿的(0.37±0.14) mg/L 和(4.36±0.57) g/L(t=2.65、2.73,P 均<0.05);血小板计数在CAL组和NCA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4,P>0.05)。
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予人丙种球蛋白(1 g/kg)静滴2 d,5例IKD及71例典型KD患儿在予丙球输注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4例无效患儿加用泼尼松2 mg/(kg?d)口服后,体温也逐渐降至正常。所有患儿均在使用人丙球球蛋白的基础上,予阿司匹林口服,30~50 mg/(kg?d),体温恢复正常2~3 d后减量至3~5 mg/kg,连续口服6~8周,合并CAL的口服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79例患儿在治疗后均预后良好,1例出院后12 d复发再次入院。
2 讨论
目前K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但近年来IKD有增多趋势,有些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却可能已出现心脏并发症。血管炎症与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血小板。活化的血小板释放多种缩血管和促凝物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炎症反应还可抑制纤溶系统,导致纤溶失衡,继而极易造成血栓形成,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因此,通过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可在发病早期协助KD的诊断。
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其生成和增高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凝血功能紊乱的早期指标,常用于多种疾病高凝状态的检测。KD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反应使血管内皮损伤,引发体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失衡,导致血栓形成及高凝状态,D-二聚体升高。本研究显示,KD患儿血浆D-二聚体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AL患儿D-二聚体水平持续性升高,提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与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有密切关系。血浆D-二聚体可及时反映KD患儿的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异常,灵敏度、特异度高,检测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D-二聚体可作为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的预警指标之一,所以可考虑将D-二聚体作为一个新的指标来协助KD的诊断。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3.12.025 (本文编辑: 邹 强)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linical-
pediatrics_thesis/0201235698215.html